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拓展偶像范围,地下偶像是被需要的文化形式


(资料图片)

原标题:拓展偶像范围,地下偶像是被需要的文化形式

“长白参,乌拉草,白山黑水都是宝!”东北长春地下偶像组合BLOSSOM的《在东北的偶像》表演视频迅速在各平台火出了圈。视频中粉丝的call词大声而整齐,现场氛围火热而震撼。在演艺市场的复苏中,地下偶像近三年也在中国逐渐勃兴,虽然在运营中有些困难,但这样一种文化形式在中国当下的文化市场里是被需要的。

对很多人来说,地下偶像还处于一片“盲区”,认知停留在日系可爱少女与宅男粉丝的刻板印象中。而现下活跃在国内各地的地下偶像却正在不断发酵成长,想要打破“low”“俗”等文化歧视,争取野蛮生长的天地。

地下偶像是舶来的形式,正以本土化的方式开出中国的文化新花。偶像文化源自日本,地下偶像的模式传入中国后,就在不断的演出实践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形成符合中国粉丝审美的舞台风格。《在东北的偶像》就是成功案例,在歌曲中加入东北元素,台下的粉丝也用东北话来应援,让B站网友感到亲切,直呼“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刘老根大舞台”。

逆社会时钟,地下偶像成为向往舞台者的选择。地下偶像没有经过主流经纪公司的系统培训,是由从事各行各业的素人组成。对偶像的时间、业务能力等设限都比较宽松,较低的门槛也就给了很多已经踏进社会但又心怀舞台梦想的女孩站在聚光灯下的机会。加入地下偶像的成员多是兼职,保留着原有的工作,也同时体验着自己选择的偶像生活,或是半路出家的偶像爱好者,有相对较大的自由度。

地上难以出头的,转到地下是一次新的尝试。虽然地下偶像如今还处于为爱发电的状态,但因其涵盖了“实现舞台梦想”这一吸引点,也成为了容纳后选秀时代练习生、偶像成员再就业的又一选择。尽管地下的资源条件无法媲美地上的主流偶像,但能够重新站上舞台,对很多无法在地上出头的女孩来说已经很满足了。比如REAL1TY组合中就有前SNH48、1931、SING女团的成员。

地下偶像与粉丝,是情感的相互支撑,是社会关系的维稳。成为地下偶像的女孩们,往往没有很出众的颜值,走音跑调或是跳舞不协调也是稀松平常的,因为在这种偶像形式里,音响布景都是摆设,重要的是一种气氛,是偶像和粉丝的联结。养成系、近距离、亲切感是地下偶像的特殊标志,没有明星那么遥远,不是制造出来的梦,而是非常确信的,就在眼前的这个人。在这个场景里,偶像和粉丝相互为情感的寄托,真心地看见对方,也告诉对方“我就在这里”。

地下偶像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就像郁郁葱葱的植物一样。但要保持这样的生命力,还需要解决运营上的困难,减少演出和收入的不稳定性,打造更多原创曲目,获得广泛的曝光机会以寻求“破圈”,将这一文化形式带进大众视野。

地下偶像在中国的勃兴,以偶像与粉丝的近距离接触形式挑战了偶像行业边界,但也同时拓展了偶像的范围。地下偶像为更多心怀舞台的女孩提供了实现梦想的机会,带来了能够触手可及的偶像实感,为中国文化主流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是被需要的文化形式。(谢鑫)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