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钮文新:人民币被低估了?——需要防止的一种倾向


(资料图)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钮文新

人民币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贬值,从6.90附近现在已经来到7.3附近,而6月26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盘中甚至跌破7.24元,创2022年11月末以来新低。市场分析大致认为:人民币受到内外双重因素压制,比如美联储加息过程导致的美元升值效应,以及国内经济受到内生性经济动力不足的压制。但总体上看,大多数人还是认为人民币兑美元贬值还只是阶段性现象,长期看,人民币没有大幅贬值的理由。

的确,应当看到的事实是:基于中美两国物价的悬差,从购买力平价角度,人民币不存在贬值压力;再从国际收支角度看,中国出口存在压力,但顺差却在不断扩大。所以,唯一构成人民币贬值压力的因素,应当更多集中于“利率平价”的作用,也就是美元的名义利率大大超越人民币的名义利率,因而导致套利资本流出中国,进而导致人民币贬值。

但是,因利差问题导致人民币贬值似乎也找不到证据。因为,国家外汇局给出的官方说法是:资本跨境流动处于正常状态,而没有发生套利资本大规模逃逸。为什么人民币还会出现如此幅度的贬值?

最近有个说法: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深入,目前一些国家在与中国贸易过程中,已经出现了总计近万亿人民币的顺差,而这些人民币在外国人手里进行着套利交易。即抛出人民币换美元,并从中获得利差收益。所以,此次人民币贬值是“在岸汇率受离岸汇率影响”。是不是这样?没有权威数据支撑,但从货币套利逻辑上看,这样的说法应当是符合市场规律的。

实际上,当年在人民币不断升值过程中,一些大牌学者就叫嚷,认为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为什么?很显然,人们愿意持有不断升值的货币。但是,对这样的观点我一直保持反对态度。原因是: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过程,要让外国人更多持有人民币,必须基于稳定持有的前提,而不能用投机的方式。现在人民币升值,人家持有人民币,但人民币一旦反转为贬值,那是不是会导致人家的集体抛售?会不会导致人民币过度贬值?

当然,人民币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势必需要经历各色各样的市场考验,但无论如何,我们要高度注意套利交易带给人民币币值的冲击。就像现在,人民币是不是已经被相当程度地低估了?市场是否会继续扩大人民币低估程度?这样的态势是否会被市场自动修正?按照市场“反身性原理”,人民币低估“反身”之前,会否带来不利影响?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考虑清楚,并给出解决方案。

我们需要意识到:一种货币投机性越强,越不适宜成为国际性货币。比如日元,之所以在国际货币中的地位不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元走势经常被国际投机势力控制,成为国际炒家的套利工具,而日元汇率大起大落势,势必提高持有国央行管理储备货币的难度。所以,千万不能让人民币被国际投机势力所影响,这不是一句“加大人民币汇率双边波动”就可以解释的,而汇率大幅波动与真正的人民币国际化之路并不相符。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