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漫 >

中国奇谭:不见来路,胡不归去!林林的口碑为何两极分化严重?


(资料图)

《中国奇谭》第三集《林林》已经上映啦,这一集的的画面一如既往的惊艳,在保留的国风元素的同时,也突破传统水墨动画的风格,选材方面,相对于前两集,第三集《林林》脱离了古典文学,向观众展现了一个关于东北兴安岭地区,鄂伦春人与狼的故事。截至发稿时,豆瓣已有7万多观众参与了本集的打分。

不同于前两集得是,动画这一集的口碑分化还是挺严重的,究其原因,个人感觉是这集给的隐喻有点少,过于依赖观众自我脑补和判断,比如狗牙哪来的,整部剧没出现狗,这个狗牙是不是可以作为猎人们是猎犬的象征呢?但后面又出现猎人为了隐藏脚印而穿的特殊鞋,这又强化了猎人就是人而不是象征犬。

但故事偏偏是以一个大众习以为常的套路呈现,所以肯定有过度解读的人,也肯定有只看到剧情演了什么的人,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剧情俗套”。这种剧集太难定调子,如果是大众群体肯定后者居多,不过对于《中国奇谭》的受众群体,肯定前者居多。对于这集确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像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阅读理解,不同人有不同理解,但都合理,符合逻辑,没有对错。毕竟他们的理解都是根据剧集呈现的内容推出的,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理解就是唯一。所以,口碑两极分化是必然。

另外,很多人不理解这一集为什么要进行抽帧,明明按照正常的3D动画来播出就已经很好了,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的进行抽帧,降低动画流畅度呢?这里我们就引用导演的一段原话来说明一下:“《林林》是一部纯三维制作的动画短片,我在设计视觉效果的时候不想一味追求和强化三维的逼真效果,而是将中国绘画和审美的意蕴融入到三维的效果中,所以在色彩饱和度、质感的控制、灯光以及画面空间营造上都突出了一种“画意”而非一味的逼真。同样,对于三维最明显的标志动作和摄影机运动的流畅感也尝试着“破”一下,在一些段落刻意做了一些画面帧的调整,让动态上具备一定程度的手工感和“画意”形成呼应。”

最后,说了这么多,我再说一下我对这一集的理解吧,林林和妈妈是狼,所有人类或者只有男孩和他爸应该是狗,林林因为太小了,无法分辨是狼是狗,妈妈已经长大了所以看得出是狼。

这集应该和《奇巧出租车》差不多,只是观众的眼里这些狗和狼是人类的形象。理由如下:第一是结尾男孩的脚印,这个大多数人都看出来了;第二林林对她妈说“他们看起来和我们差不多”,如果是说“我变成的人形象和他们看起来差不多”就有点奇怪吧,但如果是说狼和狗差不多,那就比较合理合理;第三是林林有可以变成和人类形象差不多的“人”的设定,妈妈却没有,所以我猜测应该并不是“变身”,变身只是作者的一个镜头语言,而是林林因为年纪小,形象和狗差不多,而妈妈已经长大了所以看得出来是狼,自然无法“变身”成和狗差不多的形象。

最后,有的人说长大后的小虎跟林林之间产生了一条无法逾越的沟壑,我想说沟壑其实一直存在,而且永远不会消失,这个动画的主题是不要翻过沟壑,去入侵别人,沟壑本来就是天然的屏障,为何不能各自生活在沟壑的一边相安无事呢,为什么要斗个你死我活呢?最好的结果就是隔岸相望,你只需要知道一个是狼一个是人就行了,不要把人当狼,也不要把狼当人。

标签: 水墨动画 三维制作 古典文学 镜头语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