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聚焦 >

“司机”“老师”这名困境女孩有群“临时家长”-世界新动态

每当周五晚上放学后,看到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的学生接送点上一个熟悉的身影如约出现,初三女孩琪琪(化名)的脸上都会扬起笑容。

琪琪是扬州市广陵区李典镇联桥村的一名困境女孩,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外与家里没有联系,她与70多岁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家里经济来源主要靠爷爷奶奶种地和打零工。知道家中条件困难,懂事的琪琪学习十分刻苦。2021年,琪琪因品学兼优进入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就读。这些年,琪琪一直被来自国网扬州供电公司李典供电所的暖心班组关心着。


【资料图】

放学路上有“专职司机”

“这个孩子从小学习就认真,小学年年都是三好生,可家里情况特殊,每次经过她家门口,我心里就一阵阵难受。”严红梅是李典供电所联桥村的台区经理,对于琪琪的家庭情况相当熟悉。为了力所能及帮助琪琪,严红梅向供电所所长高斌反映了情况,高斌也动了恻隐之心,最终他征求了班组员工的意见,一起筹集资金为琪琪送上了助学金,并隔三差五上门走访沟通。

随着交流的次数越来越多,李典供电所和琪琪家走动越发频繁起来。一次和奶奶聊天中,高斌得知,琪琪自从到扬州上初中后,到了周五和节假日,有时没赶上公交和校车,她就会花两个多小时走回家,从来舍不得打车。而遇到换季时,需要把住校的衣服、被子等带回家,这时候琪琪要提前跟公交车司机打招呼,一趟趟搬上车,如果碰到同村同学父母开车来接送,琪琪偶尔“蹭车”一起回家。

“孩子本身要强,一直不太愿意麻烦别人,我跟她爷爷也没办法去接,只能苦了她了。”奶奶无意中的一番话,让高斌记挂在心里。他回到所里和班组的同事们一商量,决定每周五轮班去接琪琪回家。于是从2021年3月开始,每周五傍晚放学后,琪琪有了回家的“专职司机”。

其中来自李典供电所运维采集一班的董逸接送次数最多。“我家靠着学校,每次六点左右提前在接送点等她,接到了再送回李典。”董逸说,开车一来一回要花上一个半小时,虽然休息时间被占用了,但能让孩子感受到关怀,继续用功学习,他和同事们都乐此不疲。

课业辅导有“兼职老师”

放学回家的问题解决了,另一个新问题来了。由于升学压力增大和敏感自卑,有一段时间,琪琪成绩下滑严重。奶奶担心得吃不好、睡不下。“孙女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盼望,可最近孩子成绩下降,怎么是好?”得知奶奶的“烦心事”后,“暖心班组”在接力接送琪琪之余,开始想办法。

“我们班组里有不少95后、00后,而且很多从211、985高校毕业,帮助琪琪辅导课业肯定没问题。”“我是研究生学历,在学校期间就做过培训。”在班组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商议决定每周六在供电所会议室里为琪琪开一个专属“补习班”,琪琪的“家庭老师”都是班组里的青年职工。

去年刚到李典供电所工作的“00后”卞姝人便是“老师”之一。“琪琪就像是我的妹妹一样,能够利用休息时间为她解决学业上的难题,看着她把成绩提上来,是一件很幸福、很有意义的事。”卞姝人说,她和其他同事按照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排了课程表,大家按照时间轮流为琪琪辅导。

这个“补习班”一直开到琪琪上初三,因琪琪上学时间紧,每周回来时间短而暂停。但供电所“暖心班组”依然会根据琪琪每周回家的时间,接送她上学、放学。在这期间,大家还自掏腰包带琪琪到饭店里改善伙食,每到换季的时候买好新衣服送上门,孩子心情低落时便安慰疏导。

“这三年,多亏了供电所里的好心人帮助,我们一家人无以为报,只希望孙女能感恩在心,发奋读书。”琪琪奶奶说。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