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这个新春,满含希望与力量

原标题:这个新春,满含希望与力量

春节,是中国人仪式感浓度最高的时间节点和情感节点,寄托着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和辞旧迎新的祈盼,也承载着中华民族内在的文化归属感和赓续意识。春节的年味,亦即年俗的味道。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年俗背后,是中国人内心最温暖、最柔软之所在。

年味是生产的折射、生活的沉淀和心愿的写照。随着社会进步、城市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科技与文化的结合,传统年俗呈现出新的样貌、新的滋味、新的内涵,同时也赋有新的京味。比如,故宫、美术馆里过大年;比如,游园迎接春色、创意集市赶大集;再如,商超、电商平台齐发力,打通线上线下渠道,拥抱数字化营销,过年的喜悦处处洋溢。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涌现了形式多样的线上过大年,社交网络将人们紧紧联在一起。

新年味、新京味,让过年、拜年、分享年味,有了更多方式,有了更多时代印记,添了更多趣味和意思。

这个春节,喜逢冬奥,呈现更加浓重的文化韵味:中国文化与冬奥文化交流交融,冰雪盛会与世界宾朋热情相拥!

2022年,北京的第一场雪,下得真是欢愉。在拍照发朋友圈的同时,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总要赞叹一句:“瑞雪兆丰年!”是啊,不期而至的飞雪,精灵般地激活了人们对新春的期盼。一同被激活的,还有关于年味浓淡的讨论。

印象里,似乎每逢过年,人们都免不了对此点评一番。有一种声音认为,随着科技发展、个人原子化加速,人们在过年上投入的时间、精力减少,热闹的传统春节已日渐式微。这种遗憾虽不全面,也无可厚非。《说文解字》中,年的释义是“谷熟也”。即,年是祖先为顺应农耕周期而确立的重大节点,是旧的结束和新的开始。在人类所有感觉中,味觉是保留时间最为长久的一种。某种意义上,“年味”这个语词本身就预设了留恋过去的立场。

然而,或者更值得辨析的是年味浓淡背后的“变与不变”。人们希望年味浓,并不是要求回到一成不变的热闹旧年。因为正是在千年的动态建构中,春节才成为中华儿女最为重视的节日。民俗学家黄涛有言:过年最早是人在年度转换之际对神的礼敬和祈求,随着社会生活的演进,人对神的膜拜成分减少,过年就越来越讲究人与人之间的礼仪和活动的娱乐性,习俗也愈来愈多。

“变”是民俗的基本特征。正是各类主体在不同语境中的合力,才让“年”在人们的生活世界中生生不息。老舍的《北京的春节》既写了过年买杂拌儿、爆竹和年画,去北城外大钟寺、西城外白云观、南城厂甸逛庙会的传统,也指出当时过年和旧社会的不同,即过年时恐惧的“迷信”少了。梁实秋在《过年》中特别提到了父亲的生活革命:家里开始在年前向饭店预订菜肴,过年时不再顿顿吃煮饽饽(饺子),拜年时也不用再当磕头虫儿。

那么,春节不变的精神内核是什么呢?民俗学家岳永逸曾指出:春节弥久传承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尊重个体、全民参与、社会和谐,是华人社会千百年来共享的,赋予个体、群体、社会、自然、宇宙以新能量的仪礼。确实,人们怀念和期待的年味,不是特别的物件和固定的问候,而是高度的参与感和其乐融融的知心氛围,是老人被尊重,孩童被关爱,父母的能力得到认可,亲友的情谊得以表达,是每个人的价值、意义和尊严在与他人面对面的交往中得到充分体现。

在《本命年的回想》中,刘绍棠回忆通州过年时的情景:天刚麻麻亮,左邻右舍拜年的人就敲上了门,“恭喜”“同喜”之声不绝于耳,而自己在各门各户拜年完毕后,才觉得得到了社群的公认,长了一岁。人们留恋儿时的春节,主要是因为当年的他们在过年时被众人关注,从感觉到知觉都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当感觉结构赋予物象、事件以意义,再经由时间发酵,便塑造了独一无二的年味记忆与心性。

由此,我们能更好理解今年北京过年的年味:变化的,是冬奥的契机和全方位监测、网格化管理的疫情,是日新月异的外部技术;不变的,是不同行动主体各尽所能、共同参与、营造祥和过年氛围的愿景。长安街沿线高挂大红灯笼,扮靓双奥之城;首钢冷却塔上演灯光秀,用科技展现新春佳节、冬奥冰雪元素;电商联合老字号,推出“购物+年夜饭”套餐,服务更多在京过年群体;艺术家下乡送冬奥艺术礼包,为老人、孤儿送去祝福;社区物业送福袋、春联……还有春晚、冰场、速滑道,不同的文化空间叠合一处,造就出多层次、多品格的年味。

在以人为本、睦邻友好、共同发展的理念下,有静谧雪景的铺垫、暖场,有冬奥会赛场上婀娜、俊逸身姿的相伴和阵阵“叫好”声,北京的这个新春,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它满含希望、力量,五彩斑斓,值得期许,也终将被念想!(刘守峰 岳武)

标签: 这个 个新 新春 春, ,满 满含 含希 希望 望与 与力 力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