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给用户“画像”不要画蛇添足

原标题:给用户“画像”不要画蛇添足

“20至30岁,安静,不吃胡萝卜”“1.68米左右,戴眼镜,长发,圆面型,25岁左右,喜欢在APP上投诉” “20多岁的瓜子脸非常漂亮,栗色头发,大学生,喜欢番茄锅”……近日,有网友爆料称,海底捞在会员系统里私下给顾客贴标签,其中主要包含体貌特征和个性需求等。相关话题引发极大关注,不少网友认为海底捞的这种“用户画像”过了界,缺乏对顾客必要的礼貌与尊重,同时也存在侵犯顾客隐私的嫌疑。

从年龄、外貌,到收入、消费习惯,各种数据成为商家绘制“用户画像”的重要资料。这些“用户画像”可以帮助商家改善服务,提高效率。以海底捞的“用户画像”为例,通过记录顾客的外貌标签,可以让服务人员迅速识别老顾客,从而为其提供更贴心的老友式服务;通过记录顾客的口味偏好标签,不仅可以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还能够细分顾客,便于在服务中做好反馈和汇总等。大数据时代,“用户画像”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在电商平台,商家会利用后台数据分析用户的浏览下单率、退货率、颜色偏好、价格敏感程度等一些个性化的数据,从而调整生产、销售方向。这些带有用户个性化标签的“用户画像”,不仅方便商家为顾客提供更精细、个性化的服务,还可以帮助商家实现产品信息精准投放,在为用户带来更好体验的同时,有效促进企业乃至行业效率提升。

然而,给用户“画像”的行为倘若过了界,就成了画蛇添足,不仅是对顾客的不尊重,还存在安全隐患。例如,海底捞的这种过于详细、主观的体貌特征描述,就是对顾客的一种冒犯;而类似于“喜欢在APP上投诉”等行为特征描述,则可能导致服务人员对顾客采取差异化对待。同时,不经用户允许采集如此详细的用户数据,本身就是对用户隐私权的一种侵犯,画像的积累次数越多,个人信息暴露的就越多,一旦泄露出去,给用户带来的损害无法估量。近年来,由于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的恶性营销、诈骗案件不绝于报道,一些商家过度收集、不当利用个人信息,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广告轰炸、大数据杀熟等乱象频发,令人不胜其烦、不堪其扰。

采集用户信息必须恪守边界。对此,法律早有明文规定。《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三条明确规定,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采集。2021年8月,国家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再次明确规定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企业、商家在给用户“画像”、贴标签时,应该恪守法律底线,将采集信息明确告知用户,确保用户的知情权与拒绝权。同时,还应承担相应的数据信息安全保障义务,建立健全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对用户的信息安全负责。

信息化时代,各种数据应用越来越广泛,数据开放共享也成为一种共识。正因如此,信息安全保障才显得越发重要。惟有明晰信息采集的边界、使用流程,规范商家行为,“用户画像”才能在平等、公开、透明的基础上取得共赢。(魏燕)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