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隔离险要远离噱头回归保障

原标题:隔离险要远离噱头回归保障

3月以来,各地疫情反复,隔离险再度走热。而一度成为社交平台网红的隔离险,却正在陆续下架。最早推出隔离险的复星联合健康去年年底下架相关产品,此前热销的众安保险爱无忧意外险已于3月15日在自有平台、支付宝等多渠道下架,众惠相互惠无忧意外险已于3月17日正式下架。人们投保需求增加的同时,网红产品纷纷离场,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由于缺乏定价数据基础,为防止侵害消费者权益,避免新冠肺炎疫情沦为营销工具,银保监会禁止保险公司开发新冠肺炎保险单一责任产品。所以准确地说,大多数隔离险是场景化的意外险,与传统意外险最大的区别是附加了因疫情防控而强制隔离的津贴。触及消费者害怕因隔离造成经济损失的痛点,加上低保费、高杠杆率的刺激,隔离险在早期被视为拓客利器。后因保障范围狭小、免责条款过多、证明材料苛刻、退保手续费畸高等问题引发理赔纠纷。截至目前,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隔离险的投诉已经多达1900余条。

从定价逻辑看,产品价格和责任范围是对等的,价格越低,免责条款就会越多。在“试水”阶段,隔离险价格定低一点提高人气无可厚非,是不是物美价廉,自有市场检验。主要问题出在过度营销,片面强调“保什么”,未对“不保什么”充分说明。尤其是当保险条款界定的“隔离”明显违背一般消费理解时,比如将次密接人员被隔离、非自费隔离、居家隔离、全域管控等作为拒赔情形,保险公司有责任提醒消费者注意。一些保险公司在宣传中不仅淡化免责事项,还着力渲染“带薪隔离”“躺着赚钱”,明知保险需遵循损失补偿原则以抑制道德风险,功能在于提供风险保障而非投资增值,还误导消费者“薅羊毛”,显然没有端正经营理念,没有将消费者权益放在首位。

获客产品引发大量投诉,不仅损害了品牌和行业形象,也引发银保监会对“隔离”津贴保险业务不实宣传、理赔困难等问题进行规范,行业监管趋严。新一轮疫情来袭,网红隔离险集中下架也是提前应对赔付率上升之举。多个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表示,随着疫情发展,从消费者权益保护角度出发,对相关产品进行下架,目前暂时不确定是否会有新产品发布。隔离险按下暂停键,避免了理赔压力下消费者难以获得有效风险保障,也是保险公司优化产品设计的契机,不必对产品迭代的必经阶段过度悲观。

暂停是为了更好前行。有前期数据作为精算基础,保险公司可以综合考量可保利益和风险程度,更加科学定价,进而合理设定责任免除和理赔条件。如此一来,也就不必用各种文字游戏、营销噱头误导消费者,有底气开诚布公做好相关业务解释和后续保险理赔服务工作,为消费者提供切实有效的风险保障。(杨悦)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