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这个不用给特写”:小细节彰显职业伦理

原标题:“这个不用给特写”:小细节彰显职业伦理

22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进入东航空难核心救援现场进行直播。直播中,看到一张乘务人员的证件时,记者马上伸手捂住,并示意镜头避开,并说“这个不要给特写了”,“距离黄金72小时还有机会,希望它们的主人还能平安”。说完,记者又继续介绍现场其他情况。(3月23日央视)

很简单的一个动作、一句话,令无数网友感动乃至破防。原因无他,这种专业、善良、暖心的举动,最大程度地保护了乘务人员的隐私,避免了其家属受到二次伤害,也呵护了众人心中的希望之光。

从直播画面看,当记者做出“捂”的动作,说出“不要给特写”时,记者没有多想,这完全是下意识的本能反应。正因如此,才彰显出记者的职业素养和人文关怀。在众声喧哗、网暴凶猛的语境下,一旦机上乘务人员的信息被披露,或许会带来难以想象的不良后果。

当然,灾难性新闻报道无法、也不能回避生死,但相关信息由谁发布、何时发布、怎么发布以及发布多少等问题,不仅关乎机上人员的隐私、家属的切身感受,还关乎新闻职业伦理和道德底线。当时当刻,记者的举动无疑是最恰当的选择——既提供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回应民众关切,又最大程度保护报道对象及其家属免受伤害。

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上,业内早已形成了一些共识。比如,除真实、客观、公正等原则外,报道不能干扰救援、不能消费家属苦难、不能渲染血腥内容,要保护当事人隐私、尊重受访者意愿、防止造成二次伤害,等等。这些共识和原则,构成了基本的新闻职业伦理。

但现实中,把握好边界、拿捏好分寸、掌握好火候,也并非易事。一方面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素养不一,难免有“失手”的时候;另一方面,各家媒体都在“抢新闻”,个别媒体甚至过度追求独家效应、轰动效应,可能顾此失彼。此外,直播镜头下也有诸多不可控因素,有时来不及考虑周全。

直播镜头下,记者一边捂住证件,一边示意镜头避开,然后继续介绍其他救援情况,这一连串毫无违和感的动作细节,彰显了当事记者过硬的职业素养。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直播镜头下同样如此,稍有不慎就有触及职业道德底线的风险。

无论天灾还是人祸,都会引发世人格外关注,这是人之常情,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今天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获取灾难信息的方式空前丰富——24小时无间断,360度无死角。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坚守职业道德底线、遵循新闻职业伦理。

说到底,报道灾难的目的,不是满足世人的围观需求,而是告诉人们发生灾难事实的同时,反思灾难原因、防止悲剧重演。

最新信息显示,东航失事飞机的一部黑匣子已经找到,正在寻找另一部。我们期待能尽快查明事故原因,杜绝悲剧重演。(陈广江)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