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23万人分享“买亏”经历,生活不是“买买买”

原标题:23万人分享“买亏”经历,生活不是“买买买”

攒钱的门道求而不得,亏钱的方式千千万万。在豆瓣上,有23万人聚在一个名为“丧心病狂亏钱小组”(简称“亏组”)的网络社群中,分享着自己的亏钱“心得”。

仔细查看“亏组”形形色色的亏钱“事迹”,大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买了视频会员却不知道看啥”“花了大价钱办健身卡没去几次”“在禁摩城市买摩托车停地库”……大量来源于生活经历的帖子,鲜活还原了当代年轻人的消费冲动与困惑。

今天,商品极大丰富,促销花样繁多,支付方便快捷,消费空前繁荣,但消费主义的种种弊端也随之而来。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买;这款口红色号适合发朋友圈,买;网红说某双鞋代表了时尚潮流,买……追求更好生活无可厚非,但在营销劲风中将之简化为“买买买”,超前消费、过度消费,未免会越花钱越焦虑。

面对消费主义的围猎,年轻人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能体悟到自己“亏了”,说明理性开始在认知中占据上风。把自己的“买亏”经历写出来作为警示,也是一种保持“人间清醒”的有效办法,“亏钱小组”之类网络社群火了,正源于一些年轻人对于消费主义的反思。

那些关于“买亏”的生活琐事,充满人间烟火,也在网线各端共情。比如,有人后悔充了影视会员不知道看什么,有回复细心贴出经典电影片单;有人懊恼请人上门通厕被坑,许多跟帖手把手在线教学通马桶;还有人手机对着激光拍照被损坏,“吃瓜群众”纷纷表示“学到了”……五花八门的“买亏”经历,激发出更多省钱的办法。如此“反向操作”与其说是23万人的故事会,不如说是面向全网的消费教育课。

当然,要促进理性消费,仅靠围观23万人的“钱包悲痛史”远远不够。在“亏组”的组员吐槽中,同样暴露出一些商家无良经营,消费者无处维权的问题。这些问题,更是治理课题,也需要相关方面抓紧破题,为大家营造更加安全有序的消费环境。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