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挽救“熊孩子”先要打消恐“孩”情绪

原标题:挽救“熊孩子”先要打消恐“孩”情绪

3月25日,一男孩在电梯内点燃广告牌,险些酿成大祸。3月27日,安徽马鞍山,有网友发视频爆料,一个小男孩偷走防疫犬,并利用电梯上下的动力将狗给勒死了,极度残忍。这些近日发生的事情,让人不寒而栗。究竟是有意还是无意?是“虎”还是“坏”?是好奇心作祟还是反社会人格的暴露?

近几年,“熊孩子”事件屡见不鲜。何为熊孩子?熊孩子是一群过度以自我为中心乃至极端自私、缺乏规矩意识、没有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孩子,他们往往以破坏的行为来展示自己的存在,或达到自己的目的,已经超出了人们对孩子的容忍底线。但一些家长却常常冠以孩子年纪小不懂事,好奇心重蒙混过关。由于孩子年纪尚小,不具备完全行为能力,使遭遇熊孩子事件的人们如同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这些都不断加剧着人们的恐“孩”情绪,社会对于熊孩子的容忍度也不断降低,“熊孩子”成为社会口诛笔伐的另类。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缘何本性善良的孩子会变成熊孩子,甚至成为问题孩童。这离不开家庭教育的缺位失职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家长不恰当教育或教育失位。勒死小狗的男孩母亲拒绝道歉,说孩子还小。甚至恶人先告状,威胁狗主人说狗主人曝光了电梯里的视频,说侵犯孩子隐私权和肖像权,要求狗主人删掉网上所有信息。一些网友直呼三观炸裂。其实比熊孩子更可怕的是熊孩子的家长,他们对自己的教育失职避而不谈,一味袒护孩子并进行道德绑架。这种行为无疑不分是非,不利于孩子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让他们更加有恃无恐。这不是保护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反观近日一位扬州家长的做法。扬州一男孩顽皮,用油漆将家门口的马路、电线杆等公共设施抹成了“大花脸”。妈妈发现后没有包庇儿子,也没有立即帮忙善后,而是说“刷到凌晨你也刷不完,自己干的错事自己收拾”。孩子花了三天时间清洗这些油漆。网友们纷纷表示“这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家长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导师,父母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将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孩子的未来,藏在父母的一言一行中,父母的为人处世就决定了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也能把偏航的孩子及时拉回正轨。

当然,孩子的发展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信息泥沙俱下,其中不乏一些不良信息。游戏中的大量色情暴力信息,可能会导致孩子早熟或者出现暴力倾向;一些网络博主为博眼球,无所不用其极,可能成为孩子出格行为的催化剂。面对网络世界各种诱惑的冲击,孩子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一些不良信息可能对孩子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父母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道防线,应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不一味护短。要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孩子知道哪些是红线,哪些错误不能犯。社会应该共同筑起守护孩子的第二道防线,加大网络监管力度,过滤不良信息,为孩子打造一个纯净的成长环境。此外,社会应该给孩子更多宽容,打消恐“孩”情绪,用平常心善待孩子,共同见证孩子们的成长。

只有家长和社会共同担负起守护孩子成长的责任,用清澈的泉水浇灌孩子纯洁的心灵,“熊孩子”才能变成“乖孩子”,成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栋梁。(皮思琪)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