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司法+碳汇”是有益尝试
原标题:“生态司法+碳汇”是有益尝试
近日,福建省将乐县人民法院召开“生态司法+碳汇”工作机制发布会,通报了将乐法院、检察院等联合探索试行“生态司法+碳汇”生态修复办案模式的社会背景、运行概况,以及案件适用范围、适用程序和取得的成效等。
碳汇,就是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复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由被告人自愿购买一定量的碳汇对其破坏的生态进行修复,弥补了补栽补种判决不能“第一时间”全方位修复生态的不足。这种“生态司法+碳汇”的工作机制,是司法助力生态修复的理念探索和创新。
为进一步完善“生态司法+碳汇”机制,各地法院还可以扩大案件适用范围,以动物资源损失作为定罪量刑标准,对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非法狩猎罪等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类的刑事案件被告人,尝试“以碳代偿”野生动物资源损失的方式,修复生态环境;联合当地相关部门,创建“生态司法+碳汇”教育基地,打造碳汇示范林,通过套种补植、抚育养护和新增新建等措施,营造碳汇林,提升碳汇增量,增强碳汇能力。同时,以教育基地为宣传阵地,宣传碳中和等理念,弘扬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切实发挥司法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引领作用;建立“数字生态巡回法庭”,构建生态巡回审判机制。选取典型碳汇案件实地开庭,并通过庭审直播的方式以案释法,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宣传效果,切实发挥司法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方面的作用,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司法支撑。(扬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