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铲除网络暴力 净化精神家园

原标题:铲除网络暴力 净化精神家园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决不允许网络暴力兴风作浪、破坏家园。

为有效防范和解决网络暴力问题,切实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中央网信办近日部署开展“清朗·网络暴力专项治理行动”,主要聚焦网络暴力易发多发、社会影响力大的18家网站平台,通过建立完善监测识别、实时保护、干预处置、溯源追责、宣传曝光等措施,进行全链条治理,引导广大网民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共同抵制网络暴力行为,坚决防止网民遭受网络暴力侵害。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了解资讯、获取知识、娱乐交流的重要途径。但与此同时,互联网也存在不少网络暴力——当一些舆论事件发生后,许多“键盘侠”毫无顾忌地以谩骂、羞辱、威胁、诅咒、人肉搜索、恶意P图等方式,对舆论中心的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以至一些当事人被骂到退网、惧怕社交、患上抑郁症,甚至付出生命代价。今年1月,寻亲成功的刘学州以自杀的方式告别世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被许多网友质疑、污蔑“寻亲的真正目的是要钱”;4月初,上海一女子因疫情管控,请外送小哥给相隔27公里的父亲送菜,为表达谢意给外送小哥充了200元话费,却被一些网友谩骂“小气”“不懂知恩图报”,最后疑遭网暴而坠楼自杀……网络暴力不仅给当事人造成了严重身心伤害,更毒化了网络风气、污染了网络生态、降低了网络格调,必须重拳出击、激浊扬清。

网站平台是信息内容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随着互联网触角的延伸,网站平台已经成为信息内容生产传播的重要渠道,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和公共属性,在坚持正确价值取向、保障网络内容安全、维护网民合法权益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但也要看到,一些网站平台还存在责任认识不充分、角色定位不准确、履职尽责不到位、制度机制不完善、管理操作不规范等问题,一定程度导致违法和不良信息禁而不绝,网络暴力时有发生。如果说网络暴力是淹没理性、蚕食公序的洪水猛兽,那么网络平台理应成为一道守护精神家园的坚固堤坝。企业做得越大、平台越活跃,相应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就越大。对各类网络平台来说,把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落到实处,立起“防火墙”、架起“高压线”,才能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呵护美好精神家园,推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网络暴力不仅冲破了道德的底线,更践踏法律的红线。网暴他人与在现实中一样,都有可能构成侮辱、诽谤、寻衅滋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犯罪。我国民法典、刑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对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信息安全、名誉等都有明确规定。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强调:“对侵犯个人信息、煽动网络暴力侮辱诽谤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也强调:“从严追诉网络诽谤、侮辱、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侵犯公民权利犯罪。”治理网络暴力,必须擦亮“法治利剑”,让网暴者承担法律责任,对不法分子形成有效震慑,对社会风气形成正确引导,进而更好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治理网络暴力是一项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应以此次专项治理行动为契机,加强源头治理、规则治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要建立健全识别预警机制,进一步细化网络暴力信息分类标准,强化行为识别和舆情发现,及时预警网络暴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建立健全网络暴力当事人实时保护机制,调整私信功能规则,及时过滤“网暴”内容,强化“一键防护”等应急保护措施,建立快速取证和举报通道,加大弹窗提醒警示力度,加强重点群体救助保护;严防网络暴力信息传播扩散,以社交、直播、短视频、搜索引擎、新闻资讯和榜单、话题、群组、推荐、弹窗等环节为重点,及时清理处置涉及网络暴力的评论、弹幕等内容;加大对违法违规账号、机构和网站平台处置处罚力度,针对首发、多发、煽动和跟风发布等不同情形,分类处置网络暴力相关账号,严肃问责处罚失职失责网站平台;强化警示曝光和正向引导,及时公布典型案例处置情况,推动权威机构和专业人士友善评论、理性发声。

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乌烟瘴气、暴戾恣睢的空间,倘若任由网络暴力肆意横行,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广东是互联网大省,网民规模全国第一,网信等有关部门要强化监管,压紧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认真抓好网络暴力集中整治,下大力气铲除网络暴力滋生的土壤。每一位网民都应坚决向网络暴力说“不”,积极追求正向、真实、向上、向善的信息,以身作则做好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守底线,争做网络生态“护林员”,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南方日报评论员)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