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食品更要名至实归
原标题:儿童食品更要名至实归
很多家长出于孩子饮食健康的目的,热衷于购买打上“儿童”标签的食品,这样的多元需求也推动儿童食品种类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大。儿童食品价格比同类食品高出不少,有些家庭购买儿童食品的支出已经占到家庭食品支出的一半以上。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儿童食品并非食品分类,而是针对儿童营销的食品,其火爆背后,是儿童市场的高溢价和挣快钱。
儿童食品的火爆在商家来说,的确是一种好用的营销策略,这也导致了市场鱼龙混杂的局面。但儿童食品的销售越来越火爆,的确又承载了众多父母对孩子饮食细分的需求。比如,为了激发儿童进食的兴趣,将食品制作成孩子喜爱的形状,制作更加精细让孩子进食更容易、口感更易于被接受等等;为了让食品更健康更安全,如减少添加剂的使用、营养成分低油低脂等;再比如,食品一些有益成分添加更贴近儿童身体发育均衡营养的需要。
如果儿童食品真正是针对儿童因需定制,那么儿童食品实至名归,即便是营销策略,也是食品行业细分的市场深耕。从这个意义来说,市场有其内在驱动力,也有竞争升级的基因,但前提是必须将竞争规制在清晰的边界内。
目前的儿童食品总的来说,噱头的“面子”大于实际功能的“里子”,出现这样的问题正在于对什么是儿童食品缺乏统一的认定与标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监管也因此缺乏基础的参照尺度,从而带来市场竞逐的蛮荒无序,助推“噱头”营销最低成本的野蛮粗放竞争。
对儿童食品不能放任市场蛮荒开拓,还是需监管补位,引导市场规范竞争,真正让儿童食品成为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片蓝海。一方面要指导食品行业协会制定儿童食品的标准体系,如《儿童速冻食品》《儿童预制菜》《儿童糕点》等门类各年龄段的标准规范,分别按门类明确食品安全、营养添加、制作工艺等标准,为儿童食品的生产提供遵循;另一方面应建立儿童食品认证制度、标识制度,以及儿童食品生产、销售监管办法,提高儿童食品生产与市场营销的准入门槛,改变用噱头来营销的不当竞争,引导行业进入品质竞争的赛道。(房清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