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空置的养老床位
原标题:盘活空置的养老床位
近日,西北某省份人大常委会对该省份养老服务促进条例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发现,当地已建成的133家各类养老机构普遍入住率不高,可运营的2.5万张床位目前使用的仅7000张左右,不足30%。
养老床位大量闲置、资源浪费严重的情况并非个案,而是全国范围内的普遍现象。民政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7月底,我国已建养老机构床位429.1万张,收住老人仅214.6万人,养老床位空置率高达50%。是我国养老床位太多了吗?不是。截至2020年底,全国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仅31.1张,这一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50‰至70‰的平均水平。
各地养老床位大量闲置,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虽然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老人特别是空巢、留守、失能半失能、残疾、高龄老人等选择入住养老机构,以获得更好的医护和陪伴,但受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影响,老人选择机构养老的意识仍然普遍偏低。部分民办养老机构收费较高,令家境一般的老人难以承担。有些公办养老机构管理水平不高、服务能力不强,或者地处交通不便、医疗设施等生活配套不完善的偏远城郊。
我国老龄化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发达经济体和世界平均水平。截至去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超过2.67亿人,占总人口的18.9%。其中,65岁以上人口超过2亿人,占总人口的14.2%,这一指标已超过14%这一深度老龄化社会的国际标准。养老关系千家万户,关系广大老人合法权益,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养老业带有公益属性,不能完全靠市场机制来调节,政府在这方面应当也可以有更多作为。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综合运用规划、土地、住房、财政、投资、融资、人才等支持政策,引导各类主体提供普惠养老服务。由于老人众多,政府财力有限,民办养老机构可以成为公办养老机构的有益补充,政府应当从多方面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例如,部分民办养老机构收费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养老地块购买价格较高。政府对养老建设用地出让,不妨采取一些优惠政策。此外,还可以灵活运用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为广大老人提供更多方便可及、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的养老服务。对空置的民办机构养老床位,可考虑综合施策、努力盘活。例如,可以用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办法,让更多的老人住进去。
对空置床位较多的公办养老机构,应主要着眼于提升服务水平,加强规范化建设,加大改造力度,如提升失能老年人照护能力、增设失智老年人照护专区等,吸引老人入住。
可以预见,随着老人数量持续增加,老人需求结构加快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未来社会对机构养老床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各地政府需要早预见、早规划、早行动,积极作为,缓解养老床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的问题,造福更多老人。(黄琳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