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每日报道:生态环保当向假数据开刀


(资料图)

原标题:生态环保当向假数据开刀

修改颗粒物量程上限13次,使颗粒物分钟数值由超标变为达标;在烟温探测仪上加装电阻器件,让自动监测烟气流量、排放量减少;检测机构伪造比对监测数据,出具虚假比对监测报告……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6个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弄虚作假和1个第三方检测机构伪造比对监测数据查处典型案例。

环境监测数据是客观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实施环境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在环境治理中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行为,既让人咋舌又让人痛心。从近年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情况来看,个别地方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不作为、慢作为,甚至敷衍应对、弄虚作假等问题。有的怕治污挫伤企业积极性,对有些支柱企业、纳税大户的污染问题干预较少,甚至“指导”应对督察组检查。有的认为本地区的问题不一定会暴露,能捂则捂,侥幸心理作祟。有的明知企业存在污染问题,但污染治理难度大,成本高,不敢动真碰硬。

对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必须零容忍。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产业调整与能源结构调整,用短期的阵痛换来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要持续加大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管理和监督检查力度,强化监管能力,对环境监测活动实施全程监控;强化追责问责,对在生态保护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弄虚作假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钱立功)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