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每日动态!基层剧团线上“圈粉”的启示


(资料图)

原标题:基层剧团线上“圈粉”的启示

有着66年历史的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黄梅戏剧团,将黄梅戏演出舞台搬到了网络直播间。自1月开播,3个月内便收获了近60万粉丝、300多万点赞以及一份来自网络直播打赏的新收入。线上口碑,正助推院团知名度的提升。剧团主动寻找新的传播途径,利用新媒体属性,实现戏曲传播多元化。特别是对院团中已逐渐成为中坚力量的90后、00后演员来说,网络成为他们的第二舞台。基层戏曲院团的演员在网络上走红,也进一步促进了基层演出市场需求的释放。怀宁县黄梅戏剧团线上成功“圈粉”,带来诸多启示。

戏曲艺术线上“圈粉”,源于长期线下积累的“粉丝”基础。怀宁县虽不大,却始终饱含黄梅戏的艺术基因,具有丰厚的戏曲土壤,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就是从这里成长起来的。从1956年建团的“一根扁担挑遍全县”到如今的“送戏进万村”“送戏进校园”,66年来,怀宁县黄梅戏剧团一直坚持黄梅戏演出和人才培养,面向基层、服务农村,复排、新排了一系列经典剧目和优秀剧目。剧团最近在互联网空间的传播探索,是传统戏曲艺术主动适应时代变迁的有益尝试。

坚持专业优质的内容输出,是怀宁县黄梅戏剧团网上传播成功的秘诀。移动端小屏幕展示尤需敬畏心,一招半式的演绎都力求让更多人推开戏曲园林的门扉,看见“春色如许”。戏曲的网络传播要吸引观众、留住观众,进而扩大观众群,需要与观众加强交流,用互动性、亲和力增强魅力和影响。为此,剧团专门成立直播团队,演员们在直播间拿出舞台表演的状态,化戏妆、穿戏服,从一根针、一根线的构思做起,一点一滴都抠得很严。

转变原有的戏曲文化传播思路,将其作为互联网内容产品进行精心设计,是剧团“圈粉”的重要手段。把握网络受众审美,注重价值引导,通过讲解唱腔特点、设计戏装便服、精心选取唱段、分享演戏体验、剖析人物情感等多元形式,在挖掘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同时关注受众需求,是怀宁县黄梅戏剧团的有益实践。事实证明,一家没有“角儿”的基层戏曲院团,只要用心,同样赢得观众的青睐。

戏曲上网,有助于青年演员的锻炼和成长。怀宁县黄梅戏剧团线上“圈粉”,对更多奋斗在基层的戏曲从业者特别是青年演员,是极大的鼓舞。很多网友感叹,在怀宁县黄梅戏剧团这样的基层剧团,还有一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始终在坚守、在传承,做着有趣而美好的事。让戏曲被看见,让更多基层的院团被看见,让更多青年戏曲工作者被看见,是传统艺术对社会的回馈,也是科技赋能艺术的突出表现。

随着文化消费数字化进程的推进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多种网络媒介都在不断强化对传统艺术的关注,网络空间正在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平台。在探索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当下,线上与线下的关系、网络传播碎片化对艺术本体的挑战、平台对内容的管理等,这些探索与追问从未止步。对院团管理者、戏曲从业者而言,开拓线上舞台,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学会正确地面对流量,坚持对艺术的追求,珍惜屏幕前观众的喜爱,需久久为功。

(胡娜,作者为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