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当前热点-【工人日报e网评】大学毕业典礼不只是一场秀


(资料图)

龚先生

正值毕业季,各个大学毕业典礼密集举行。苏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的毕业典礼,次第火上热搜。

大学毕业典礼“破圈”,在当下算不上稀奇事。

大学毕业是学生从大学校园到社会的分水岭,是大学给予学生的最隆重的毕业仪式,可能也是不少学生及其家长一辈子最珍贵的校园记忆。某种程度上,它还是学校向社会展示软实力和人文情怀、文化品位的机会。因此,各个学校精心设计,乃至挖空心思,力求标新立异,其情可感,其理固然。

挂满霓虹彩灯的拖拉机、“盛装出行”的联合收割机、遛狗出街的毕业生队列,还有6匹高头大马……你没看错,这是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典礼的一部分。典礼一反庄重、严肃、秩序感氛围,将巡游展示纳入其中,学校领导还在机车上与师生热情互动。

这样的毕业典礼效果如何?师生们脸上洋溢的笑容说明了一切。网友也是赞声一片,“这很华农,硬核!”“别人家的学校”“太浪漫了”“满屏的青春气息,精彩绝伦”……多家媒体平台对此次巡游进行了网络直播,近200万网友在线观看。

看来,庄重的毕业典礼无需总是绷着。耳提面命是一种教育,寓教于乐也是一种教育。这样的毕业记忆很有个性,也很美丽。

如此“走心”的大学还有不少。

因一位同学要参加全国外语等级考试,贵州师范大学的毕业典礼提前两天举行(经校长同意)。该校还表示,如果毕业典礼由于客观原因不能改期,学校将会为那些错过盛典的同学专门举办一次拨穗仪式。这样的暖心新闻很自然地“出圈”了,因为它彰显了学校“以学生为中心”“一个也不能少”的教育理念。

位于安徽芜湖的皖南医学院,一位男生因室友无法回校参加毕业典礼,特地打印了室友的证件照,带“他”上台拨穗,甚至还贴心地为“他”戴了一顶学士帽,弥补了室友不能前来的遗憾。对此,校领导和老师报以掌声和笑声。

在苏州城市学院,“脑瘫女孩”刘倍贝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站上毕业典礼舞台,此事瞬间冲上热搜。这位身残志坚的微笑女孩有句名言,“走得慢一点,努力走就行”。她活出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风采,展示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样貌,同时也为自己的母校做了最好的形象代言。

告别是伤感的,也是温暖的;毕业典礼是郑重的,更是动人的。

告别是一次总结,也是一种眺望。那么,用力一点,让告别来得“轰轰烈烈”,给青春多一点仪式感,就是必须的。

自然,大学毕业典礼不应只是一场秀。

对学生而言,这最后一场仪式凝聚着多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对于知识、学问、学术的追求,对教职员工以及家长的感恩,对母校的怀念,对于未来的的憧憬……

于社会而言,它是学校全方位的的形象展示,是大学价值的一种感性阐释,也会引发社会对于大学价值和初心的思考。

孔子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英国教育家赫胥黎认为:“世界的未来掌握在那些对于自然的解释能够比他们的前辈更进一步的人手里。大学最重要的职责,就在于发现这些人、爱护这些人,并培养他们最大限度地服务于自己事业的能力。”

大学教育的价值,从来就不应止于技能获取和就业安置。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更是真理的福地,良心的堡垒,文化的酵母,社会的灯塔。无论未来社会如何发展,大学都应坚守这样的初心。

当我们为那一个个炫目而动人的毕业典礼喝彩时,也祈望它们不止于“秀”和展示,更能唤起全社会对于大学初心和使命的关切。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