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热点!中工网评丨 让美丽的文化之花开遍“希望的田野”
本网评论员 刘颖余
谁能想到,这个夏天最火的一场体育比赛竟然是“村BA”。
(相关资料图)
顾名思义,“村BA”是村里的“BA”。此前,人们熟知NBA(美国男子篮球联赛)、CBA(全国男子篮球联赛),孰料今年夏天,在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乡举行的“美丽乡村”男子篮球联赛,却抢了NBA、CBA的风头。
“村BA”火到什么程度?
4天时间27场比赛,每一场比赛都是人山人海,场均观众超过1.5万人,这还不包括场地限制而在外围徘徊的观众(场均超过1万人)。不少群众在距离球场几十米的远处拍照“打卡”,“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来过”。
比赛从早到晚密集进行,有的场次直接打到次日凌晨4点,就算如此,也鲜有观众离场,此种景观在职业赛场也从未出现,被当地人骄傲地称为“天亮文化”。
今年的“村BA”是如何出圈的?
几乎所有的国家级媒体都有报道,赛事消息甚至还上了《新闻联播》,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也禁不住为它点赞。“村BA”没有电子屏幕,没有赞助商,没有商业推广,却吸粉无数,赚足流量。仅以半决赛为例,便有26个官方账号同步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超过3000万,一度冲上同城榜热点第一。
水平业余、缺乏包装的“村BA”受到人们如此热烈的追捧,看起来的确有点突兀,但细想,也在情理之中。
第一,它有传统,以古老的习俗为依托(篮球联赛是当地传统节日“六月六”吃新节的重要活动之一),这就让比赛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文化根基;第二,它有特色。现场解说员在普通话、贵州话和苗语之间不断切换。中场休息时的“篮球宝贝”表演换成了少数民族特色歌舞,比赛获胜者的奖品是黄平黄牛、榕江塔石香羊、从江小香猪、榕江西瓜……“村BA”从头到尾“村”味十足;第三,它接地气。参赛选手、裁判、观众都是本地村民,平日便抬头不见低头见,场内场外,大家自然看着过瘾,感觉亲切,快乐氛围无与伦比,用网友的话说就是,“直接碾压CBA”;第四,它很纯粹。没有资本介入,没有高额奖金,球员们出于本心,为各自的家乡拼搏,不为金钱,只为荣誉。这体现了最纯粹的热爱和真正的体育精神。
“村BA”走红,启示人们:全民健身大有可为,而且只有大力开展全民健身,竞技体育的发展才有后劲和持续性。发展体育事业,亦不必一味追求“高大上”,反而更需要回到人们的内心,回归日常生活,回到街头乡村,回归简单的快乐。这是体育应有的样子,这也是体育最美的样子。
让人欣慰的是,“村BA”不止台盘乡才有。在甘肃平凉,一场篮球比赛同样可以让找不到座位的观众爬上树梢;在广西、福建等地,类似的以村为单位的体育赛事也非常火爆。
乡村体育活动不仅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能带动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可谓一举多得,善莫大焉。
民族要振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文化必振兴。乡村振兴,既要有产业的兴旺,更需有文化的滋养。为此,有关部门应该尽快找到抓手,为乡村振兴培植良好的文化氛围。这个抓手,在台盘乡是篮球,在其他地方可以是戏曲,是音乐,是舞蹈,是诗歌……只要植根于广袤的大地,走进村民的内心,了解他们的精神需求,乡村文化建设就一定能在希望的田野上开出美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