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天天观焦点:“想出来的病”不是玩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原标题:“想出来的病”不是玩笑

有人发现头痛,搜索引擎上一查,“竟是脑癌的预兆”?吓得魂不守舍,结果睡了一觉就好了。有人怀疑自己得了糖尿病,担心得吃不下睡不着,后来发现,是穿的裤子材质有问题——现实中,你有没有过度担忧自己得了某种病,并伴有焦虑、抑郁症状,日常生活受到影响?这很有可能是患上了网络疑病症。

网络疑病症,主要是指出于对健康风险的困扰或焦虑,在网络上过度或重复搜索健康相关信息的行为。2001年英国《独立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描写了人们痴迷于在线研究自己病症的现象。2014年第一个评估网络疑病症的工具——网络疑病症严重度量表(CSS)问世。随后,相关理论文章和实证研究不断出现。作为一种比较新的社会心理问题,网络疑病症近年来在中国也备受关注。

原本,因为时间紧张或者就医不便,在网上寻找资料也是人之常情。但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人的心理过程可能产生变化。如果得到的答案是“不用担心”,人们或许会打消自己的顾虑。但在现实中,人们容易被一些不安的信息所困扰,比如在查找疼痛原因的过程中,不小心看到了“可能是淋巴癌”等极端案例。处于对健康的焦虑,人们会通过继续搜索信息来进行自我安慰,结果得到的信息更加令人不安,由此陷入了一个难以停止的恶性循环。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人们无法正确判断自己患上重病的可能性和实际人群发病率的偏差,指向的是互联网存在的伦理失范。一些搜索引擎疏于审查和管理,背后还可能有竞价排名等利益影响,充斥着夸大、虚假的健康医疗信息。在社交媒体上,一些“标题党”亦是如此,不少人生硬地运用医学术语,即使是微小的症状也会进一步造成人们的恐慌。这充分说明了信息媒介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专业跨度大的信息领域中,需要打造专业化的线上问诊平台,取代自发式的UGC问答。

从自身角度来讲,如何避免陷入网络疑病症的焦虑陷阱,显然有许多提升空间。一方面,人们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认识到网络只是获取信息的一个渠道,关于症状的综合信息不能形成诊断,网络资料即使给出了诊断标准或者症状量表,也不能用于自我诊断。如果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病,正确的方式是去医院,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自我心态的管控。说到底,健康焦虑的产生,是生理、心理、行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病态,与其通过查询资料自我加压,不如行动起来,通过运动去舒朗心情、强身健体。

总而言之,为身体的不适感到担心属于人们的正常反应,但如果过分焦虑和担心,“想出来的病”就不是一句玩笑话了。(扶青)


标签: 搜索引擎 主要是指 恶性循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