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全球时讯:夜市诗歌摊并不突兀


(资料图)

原标题:夜市诗歌摊并不突兀

据《南国早报》报道,“生活不缺两元钱,但是缺少一首诗。”在河池市宜州区江滨西路夜市,一个卖诗歌的临时摊点引人关注:一首首原创诗歌,被誊写在信笺、明信片上,并以两元的价格售卖。据悉,这群卖诗的年轻人是河池学院白云诗社的学生,他们想以街边卖诗的方式,激发大众对诗歌的兴趣,为诗社招新做宣传的同时结识更多的诗友。

诗歌,我们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诗歌伴随着每个人的成长,几乎人人都能随口来上几句,比如思乡时念“床前明月光”,惆怅时道“举杯消愁愁更愁”;快乐时有“春风得意马蹄疾”,悲伤时叹“山川满目泪沾衣”;祝福时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告别时吟“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诗歌,总能以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

陌生,是因为诗歌在我们生活里已然露面不多,这大抵和我们生活的语境和情景有关。时代的发展,带来快节奏的生活,而快节奏的生活,反而让我们不习惯于诗歌的节奏。

实际上,每个时代都是诗歌生存的土壤,诗歌本应是时代的印记和号角。或庄严,或豪迈,或深沉,或空灵,无不是时代的声音。

诗歌夜市设摊,引来宾客络绎不绝,2元一首,两三小时收获200多元,足见人们依然热爱诗歌。这是因为,人们对美的追寻恒久不变,对生命的敬畏永存心间。唯其接触,方有认识;唯其认同,才有共鸣。不仅仅把诗歌文化捧在手上、放在书里,而是让诗歌走进大众视野中、内心里,这样的文化才能激荡出交流的回音。

文化从来不缺吸引力,关键在于它有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例如火爆全国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以及《唐宫夜宴》的火爆“出圈”,让原本锁在橱窗里的文化,变幻为切身的观感、真实的震撼。它们能够,诗歌何尝不可?路径的创新,能让这些文化“活”起来、“火”起来,实现与生活更好地对接。

夜市诗歌摊并不突兀,它让诗歌浸蕴社会生活,浸润时代人心。诗意不在远方,它根植于泥土之中,升腾于大地之上,更深藏于奋斗的征程里。新时代的精神坐标中,人们见证着壮美广西的发展,在刘三姐的故乡,一首首诗歌必将描绘出“好日子天天放在歌里过”的美好。(苏畅)


标签: 床前明月光 举杯消愁愁更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