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工人日报e网评丨呆萌“卖崽青蛙”遭遇刚性执法,心生百味后还该留下什么?

龚先生

近日,一个“卖崽青蛙的崽被执法人员敲烂扔垃圾桶”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

视频显示,贵州遵义,一位青蛙人偶在广场售卖玩具,玩具被一位执法人员砸坏并扔进垃圾桶,青蛙人偶跟在执法人员身后无奈又无助。和此前的“网红卖崽青蛙在上海落网,被现场褪去蛙皮”类似,这一视频引发争议。


(资料图片)

视频来源 :指尖新闻

“卖崽青蛙”凭借呆萌的人偶服、有趣的互动,近来在许多城市红火起来。不过,“卖崽青蛙”的故事里不只有童话的外衣,还有为了生活的几多不易。正如一个热梗所言:“不是生活所迫,谁会忍心卖儿卖女?”有媒体近距离观察“卖崽青蛙”摘下头套,他们或是刚毕业的青涩学生,或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一个个普通人在为生活奔波劳碌。

或许正是如此,摇摇晃晃的“卖崽青蛙”跟在执法人员身后的无奈,引发网友共情——当卡通呆萌遭遇刚性执法,让人心生百般况味。

有网友对一些城市治理“卖崽青蛙”的方式提出质疑。有网友说,可以开罚单,但不能砸人家的东西;有网友感慨,“卖崽青蛙”就像小时候走街串巷的“馄饨摊”,粗暴执法破坏了孩子们记忆里的香甜;甚至有网友认为,“卖崽青蛙”是街头一景,应该被城市接纳。

但实话实说,从城市管理的角度讲,“卖崽青蛙”确实可能给行人、环境造成一定干扰,并且,“卖崽青蛙”本质上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经营行为,戴上蛙皮的“卖崽青蛙”和在街头摆摊的商贩没有不同,不能因为呆萌就获得特殊的滤镜。就是说,“卖崽青蛙”确实应当遵守一定之规。比如,有些城市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就明确规定,个人和单位禁止擅自在公共场所设摊经营、兜售物品。

“卖崽青蛙”和城管执法,这场追逐、这份较量,各有道理、各有难处。城管有依法管理的职责,“卖崽青蛙”有谋生的诉求。如果城管积极履职,蛙蛙们可能难觅存身之处;如果蛙蛙们大行其道,难免意味着城管失职、市容失序。

不只是“卖崽青蛙”,夜市摆摊、农民路边卖特产、街边理发修车等,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一些城市管理的心头痛。在保障底层商贩经营权和维护城市应有秩序之间,如何平衡,值得深思。由此暴露的问题不仅仅是“卖崽青蛙”、修车大爷应何去何从,还有城市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和理念面对摆地摊。

不得不说,现代城市在越来越干净、越来越有秩序的同时,有的也逐渐失去了家乡独有的特点与温情。视频中的贵州遵义,曾经,沿街叫卖馄饨、娃儿糕、水果山货的小贩,构成了南方小城氤氲的香甜。如今,如果真的容不下一只“卖崽青蛙”,无疑,会令人唏嘘。

图源 新华社

霓虹灯火、车水马龙与街边小贩、阵阵吆喝,是现代城市的多重文明维度,滋养着生长于斯的百姓。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地摊经济被赋予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从上海“允许符合限定条件的设摊经营”、北京“在重点商圈组织开展外摆试点”,到深圳出台新条例不再全面禁止“路边摊”,这些举动释放出一个共同信号:让城市重新充盈烟火气。

就是说,划定特定区域,规定业态、规定时段,从事一些设摊经营的活动,让摆地摊不再是自发的、无序的、脏乱差的,有关部门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比如,杭州修订了措施,加大对商圈、商业街区外摆经营活动支持;苏州对外摆经营活动的时间作了规范,居民区周边原则上不超过22点等。

要让地摊经济从城市管理的心头痛,到焕发城市活力的助推器,需要城市治理的更多智慧。说到底,要改变以往对小摊贩“穷追猛打”的管理理念,以温情手段疏通这些城市的毛细血管。比如,做好摊点经营者的信息备案并及时更新;定期开展食品安全、卫生安全等专项检查;让摊贩和监管部门能够对话协调,等等。

一座文明的城市不能为了绝对干净、绝对整齐,而简单粗暴地驱逐“卖崽青蛙”、修车大爷、卖菜农户,它需要看见更多普通人的期待与确幸,充盈温暖互融的人间烟火气。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