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漫 >

天天热文:动画作品情感表达的一些想法

我想写这个的时候才发现我之前多多少少写过很多了,这其实是一个很广的命题,也是一个软件硬件共用的命题。说白了,这就是个动画中几个方面的运用问题,只不过他们占了不同的位置。绝对没有情感流动的动画是不存在的,情感流动非常生硬甚至情感流崩塌的动画是注定不优秀的,动画拥有好的情感流一定是其成为优秀动画不可缺的。我以前说过,音乐是情感表达流动的窗口,这一点折户伸治是相当厉害的,音乐作用的正是演出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又分镜撑起。只有窗口,没有流动的情感也是不行的,情感的流动正是剧本带来的。这几者相互作用,最终得到了完整的情感表达。不说缺一不可,每个动画有每个动画情感表达的方式,是通过单纯的分镜表达还是通过演出流动,每个选择都是不一样的。这每一点都非常非常细,有的甚至在一个作品中跨度极大,因此我想尽可能表达出我的意思,以及说出我对现在一些动画情感表达的些许不满。

首先还是来说音乐,因为这一点在我看来是基本,虽然有只靠着分镜表达的动画,但看起来也不多,更多的都是用音乐作为情感的窗口,然后靠着演出来抒发情感的。当然,只靠音乐抒发情感的片段也是存在的。音乐是另一种形式的艺术,这就代表着它有自己承载情绪的能力,它可以不依托任何其他形式来传递情感,其本身就是具有情感的。音乐在我看来也可以分为叙事音乐,非叙事音乐与纯音乐。在叙事音乐中情感的传递甚至是重要的一环,这样的音乐不借助任何外力传递着自己的情感,这方面我了解的Sound Horizon,revo是很厉害的。


(资料图片)

在这里我想说一下我对于叙事音乐的定义,像物语音乐自然包括在叙事曲中,但这里说的叙事曲指的是叙述了完整事件的音乐,他强调了一种叙事独立性和情感抒发独立性,比如麻枝准的从终焉的世界出发,八爷的砂之惑星等等。当然,叙事曲通常不作为动画的使用曲,或者说不作为动画使用曲的主体,因此我们暂且不说。非叙事曲通常被作为插入曲使用,这一点在动画电影中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动画中这类曲子特点是虽然可以独立存在,但其承载了一部分动画情绪,想要完整展现情绪就必须将其放回动画中,这也是为什么有的anisong单独听并不怎么样,但是放在动画中却以一种全新的感受向观众散发着情绪。非叙事音乐并不是一种没有进行叙事的音乐,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没有进行一个很完整的叙事。它可以记叙,但是他的完整必须是和动画一起完整的,他的不完整也是相对纯粹叙事音乐来说的。这一点可以做一个粗略对比,我们拿前前前世(出自你的名字)和光与暗的童话(出自SH Marchen)比一下,可以非常明显的发现后者在叙事方面的完整性更胜一筹,且后者自身带有比前者更加浓烈的单曲情感,而前者的情感需要带回到动画片段中才有更加明显的体现。

非叙事曲当然可以独立存在,即使观星时节已过(出自HΔG),海之幽灵(出自米津玄师),蒲公英(出自Mili)都是非叙事曲,当然也是非动画曲,不依托动画存在的非叙事曲在情感流动方面因为完全独立,一般情况下其自身情感表达确实比有依托的非叙事曲要好。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动画中出现的插曲情感流动是建立在音乐与分镜两者上,或者说演出上,本身不算是独立的,两者达成的条件没必要让其中一个来承担。如果非要其中一个承担,可能会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这一点泽野其实是个比较好的正反例子。泽野在klk中的表现在我看来好于其在promare中的表现,很明显今石在klk中压制住了泽野的那股能量,非常牢固的把情感流抓在自己的手里面,鬼母和会长的两首曲子配合分镜能非常好的展现出今石想要表现的压迫,同时曲子本身不过于凸显自己的情绪存在,然而在promare里面今石有点压不住泽野了,泽野自己的情感流开始放上了台面,直接完成了歌曲情绪的喧宾夺主,这种情况下会显得非常不协调。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在动画中存在的非叙事曲一定要依托动画本身,它不能单独去完成两者共同完成的工作。非叙事曲已经可以作为情感流动的窗口使用了,但我觉得它更多的是一种动画本身抒发情绪的补充,其引导能力并没有纯音乐那么强。当然,如果这么分类造语也包括在非叙事曲中,但由于造语,特别是没有具体意义的造语不具有语言特征,因此它不属于叙事特征,我更倾向于将他归纳到我讨论的纯音乐范畴,像梶浦由记那样就是。梶浦浓烈的个人风格也很容易导出动画情绪,所以对非叙事曲的定论不能太死,本身这个类别就是很灵活的,在下面我还会和演出一起谈。最后是纯音乐,这是动画音乐中的大部分,也是我所说的作为情感的窗口所使用的最广泛的一个类别。纯音乐包含的情感可以是最广泛的,它是一种抛弃文字情感,纯粹使用音乐本身表达的类别,因此它会显得更加纯粹。同时,纯音乐自身必须带有一定的情绪,否则其不能起到任何效用。更加纯粹的好处就是,它能够更加自然,更加顺利地导出动画情绪。那么和非叙事曲相比,纯音乐作为窗口到底有哪些自身优势?如果说正常的非叙事曲可以看作是一种动画的补充,那么纯音乐则基本没有这方面效用,它更偏重音画一体化,即音乐与画面融合来诉说情感。它们并不是一个补充关系,而是一个包容关系,稍微举两个例子就是,在冈蓝里面最后her blue sky和知晓天空之蓝的人啊所引导的情感流动方式是完全不同的,air里面银色和青空也是一样。他们前者都是通过音乐为窗口来抒发动画所带来的情绪。这种抒发不仅是音乐本身情感的表达,更是借由这种本身情感来引导动画情感的表达,它们的目的从一开始就是一致的,音乐不再是作为动画的补充,而是作为一个整体中的部分来发挥他自己的作用,甚至在莉兹与青鸟中,完美的音画结合使得音乐本身与动画无法分离,这时候窗口化作了动画本身。

后者优势是通过歌词对动画分镜进行补充,这时候歌词一定是有作用的,无论是作为增强还是补充,他一定是被重视的那个。这种情况下动画本身输出的情绪不再纯粹,音乐不只有作为窗口的特点,它更像另外一条补充的情绪支流,与主流相互补充。纯音乐作为窗口导出情感是现在大多数动画使用的方式,也就是借助演出。这两者并没有优劣之分,都是看场合使用。

说完音乐,该分镜了。分镜之所以我想和演出分开说,是因为我认为有的片段还是分镜主导的,况且上述说了音乐,不说一下分镜直接说演出感觉有点奇怪。分镜是镜头语言体现的地方,而动画镜头语言则是动画最独特的魅力之一。不同的分镜,或者说不同的拍摄方式,即使是对应同一个事件,其对应的情绪也是不同的。动画分镜其实和电影分镜,摄影构图有所不同,但又有所联系。在平时我摄影时会刻意构图,然而这种构图是真实的,动画则可以做出非真实构图来,当然,大前提都是分镜,图像构造需要做好。举个例子,吉浦康裕在我看来是非常喜欢使用“动画式”分镜的监督之一。所谓动画式分镜是指不常用在电影上,或者说用在实拍会显得非常奇怪,甚至实拍不能实现的分镜。我原来也小说过吉浦康裕,吉浦康裕非常喜欢使用超高速变焦,定机位微畸变旋转和抽帧,这三个特点在他的苍之茧和夏娃的时间里面有非常多的体现。

这三者在动画运用是可行的,特别是大量运用和糅合运用,因为动画和电影本身就有着差别,所以非真实系分镜并不会有任何违和感,而在电影中,这种违和感是存在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监督喜欢发掘动画独特的分镜,去使用一些非真实系分镜,这也正是动画的魅力。那么真实系分镜就不能体现动画的魅力吗?我的回答是真实系分镜同样可以体现动画的魅力,这一点京阿尼是有话要说的。分镜语言诉说情感和分镜是哪种分镜没有任何关系,只和分镜包含的情感需要有关。我之前比较早的时候说过,分镜是文字的补充,文字体现不出来的东西分镜可以做到,甚至说分镜来取代文字有时候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分镜表达出来的情感就是分镜情感,这一部分情感是文字体现不出来的,属于动画的独特表达方式。然而分镜和演出是不分家的,所以这里单说分镜我只想说一些片段,从而来得到这样一个观点:分镜本身是具有情感的,他是可以将情绪可视化的。首先是莉兹与青鸟,当我们谈论分镜情感,镜头语言时绕不过去的坎。纵使有天使之卵,珂赛特的肖像这种分镜具有美学特征的动画存在,莉兹与青鸟的分镜由于其过于细腻的表达在动画中都是独树一帜的。演出分析我做过了,这里不做,这里着重提最后希美和霙拥抱的分镜,这一段分镜最厉害的地方在于抓住了人物的微表情以及非常细微的微表情变化,这是几乎抓不住的东西,然而山田尚子非常精确,敏锐,细腻地抓住了,通过一系列微表情变化完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情绪流动,不能说是强,只能说是独一无二。情感从分镜中缓缓流出,不需要任何多余的文字解释,因为这本来用文字也会让美损失殆尽。将一切交给镜头,细腻捕捉每一个细微变化,这样的镜头充满了灵性,这样灵性的镜头自然构筑起了异常完整的情感。

注:上述镜头非常注重微表情变化,直观的感受就是眼睛的变化,而就是这种微变化带来的完美情感抒发是非常值得称赞,值得分析的。

这几组镜头是所谓真实系分镜,然而其在动画中得到了“动画式”的运用。也不能说反面例子,我认为Lycoris recoil也是一个非常擅长抓表情分镜的例子,然而事实是其抓住的特征选达不到令人惊叹的程度。这边是想要表达的意思不同,一个是想要表达心理变化从而可视化情感,一个则是单纯的细致,这两者所带来的意义是不同的,分镜意义不同也可以窥见动画所具有的整体情绪。然后是春宵苦短和凉宫春日的消失,这两个之所以想一起说是因为有一段分镜所带来的效果,或者说他们俩和我想说的东西是匹配的。分镜在一些时候有取代文字的效果,但更多的时间同样是一种补充的效果。情感流动建立在文字上,这是文学作品所拥有的。通过文字来传递情感,需要有非常强的文字功力,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我前几个月看过的书,挪威的森林其文字感染力远大于三日间的幸福,名著之所以为名著,其文字所带来的情绪感染是离不开的。那为什么许多轻文学变成动画过后,其给人的感觉不一样了?我认为其根源就是动画的分镜演出。分镜可以作为情绪的补充,给予本来不充分的文字一种外界可视化的情感流动补充,一句简单的描写的话,也可以通过文字+分镜的形式表达出更深层的情绪。当然在遇到笔触细腻,心理描写多数的作品时,分镜如何去做也就成了难题,不是所有人都能抓微表情,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操控氛围。上述这两部作品在片段中都采用了大量的文字堆砌+分镜的手法,将心理活动全部使用文字表达,然后使用分镜加深这种情感,甚至制造一种文字外的压迫感。

这便是文字所达不到的效果,分镜本身就带有情绪,这一点和音乐是一样的。上述两个例子的分镜无一例外的体现出了一种特点:情绪可视化。将文字的情绪收集起来,然后用可以被看见的方式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其自身也具有了情感,并对文字表达有所补充。凉宫消失阿虚的自我审问,春宵苦短男主的自我审问这两个片段分镜看起来不复杂,但是其构思确实是优秀的,他们都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将情感托出。检视分镜最好的方法就是单纯看分镜,而忽略其文字。上述两部作品忽略文字后会明显地发现其表达变得不那么深刻,但是本身仍然具有作为分镜的相当的情感,在这里体现就是情绪的压迫,压倒。这也说明这样的分镜下分镜与文字,整体的任意一者不可缺。总而言之,无论是依靠文字还是不依靠文字的分镜,其情绪都是可视的,分镜在需要带情感的时候是一定具有情感的,但也不代表所有的分镜必须带有情感,比如说日常中距离镜头就是无感情镜头,仅仅是用来陈述事实。

精彩的部分来了。这部分可以说是情绪可视化的终点,是动画情绪表达最完整的形式。前面说过,音乐本身,分镜本身都是具有情感的,他们在表达动画情感中都起了自己的作用,甚至自身就是情绪的一部分。演出则是一种最完整的形式,通过音乐,分镜,剧本,原画与音效等结合,来完整表现动画情绪。这时候他们几者便不可或缺,不可分解了,想要好的表现情绪,首先他们的表达目的是要一致的,有部分偏离整体目标就会引起撕裂,比如说不会在表达晦涩,悲伤之意的分镜下放情绪热烈的曲子,这样诡异的组合不仅不会增加情绪表达,反而会将情绪流撕裂,变成可解的单体,其次就是分镜需要符合作品整体基调,分镜的能量大小需要对应作品的基调高低。当然不是不可以几者分别表示不同的情绪,但他们一定需要一个共同的目的。有个例子是海岬的迷途之家,yui第一次遇到他“父亲”的时候,整体呈现一种恐惧的负面情绪,但是分镜和音乐用了一种十分平和的方式来对负面情绪进行消解。这里其实剧本情绪与分镜,音乐情绪是完全不同的,但他们引导的目的相同:使yui负面情绪释放,这里的演出自然是用了一种能量小的演出来化解大能量的场景,实际上这里的情节基调本身也是不具备大能量演出的。

当然,这也得益于川面真也强大的氛围控制能力,才能判断然后使用这种演出。上述这个例子就是典型的同目的,但是部分不同情绪。值得一提的是,我常说的碎片化演出可能看起来几者不那么协调,甚至有一者还是意义模糊的,但是做细致分析后仍然会发现其中存在很强的联系,仍然遵守一致性,他们仍然是一个整体。演出统一目的后,就需要将几者的力量结合,一起打出去,这股力量可以大,也可以小。力量大的演出其情绪感染力是非常强的,通常其表达是爆发式的,因此也可以叫做情感爆发,力量小的情感表达更倾向于持续性,当然镜头细微也可以当作力量小的情感分镜,他们更倾向于柔软。说起情感爆发式演出,泣系动画绝大部分都是使用这样的演出,因为泣系动画需要一个情感宣泄的窗口来达到让人哭泣的结果,这个结果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情感积累+情感爆发,在情感爆发上演出就需要十分有力量来打破积累的情感池,让情感流瞬间泻出。在演出抒发情绪上,几乎每一个动画都在用,例子更是数不胜数,但我想提三月的狮子,不仅是因为三狮同时有着上述两种类型的演出,还因为三狮的情感抒发异常强大。我个人非常非常喜欢shaft的演出,尤其是新房主导的演出风格。shaft的演出可以用瑰丽来形容,无论是其做的日常系动画,还是超能系动画,他的分镜总是炫丽的,这样的华丽给日常动画增添了十分大的趣味,这一点在其他写的东西里面会重点说。三狮里面我看到了新房昭之异常强大的整体情绪把控能力,细一点说,单集分镜演出家的情绪掌控力同样非常强大。这里主要是想讲ep21的最后一段和ep40。这两个镜头都是经典的镜头,ep21中最后日向给零打电话,然后跑出房间,拿着电话和零说晚上好的这一段演出非常令人心动,这一段写演出分析自然是能写出不少,这一段将一种温柔的情感充分地表达了出来,这在我看来其实是一种细微的表达,他不强烈,不仅是情绪不强烈,其表达强度也不算高。就是这样合适的,稍微小力量的演出更能表达这种安定的,又有些许甜蜜的氛围。在日向走出门的瞬间放慢动作,音乐插入,向零问好,此时分镜构图将日向放在最中心用来体现日向的表情情绪,此时日向的表情非常丰富。

这一段演出首先体现出的是分镜的情绪,即表情变化带来的可视化情绪,音乐插入,带来的是作为窗口和增强剂的作用,将画面可观察到的情绪流动导出。这一段演出十分流畅,情感导出更是流畅,彻底,但是他却不强烈,是一种安定的表达。在这里很能看出前面选择的适用:剧本,音乐,分镜,音效都是想要表达出一种安定,温馨,幸福的感觉,并且仔细分析我们甚至能分析屋内外色彩的对比,星空的表达,他们都共同指向了上面这种感觉。可以说,分镜,剧本,音乐,音效,原画共同构成了这一段令人惊叹的演出,他们缺一不可。随后是ep40的棋将战,大谷肇封神的单集,也是新房对于整体情绪掌握的极致。ep40是很典型的大力量演出,情感强烈,表达强烈。在这个单集中,最具有力量的无疑是大激斗插曲后的一段演出。

我非常有兴趣去做这一段的演出分析,其原因在于他表达的情感抒发过于强烈,作为情感表达窗口的音乐极大程度加剧了情感的表达强烈程度。分镜,剧本,音乐全都是具有非常大的能量,他们合在一起变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他们的情绪不可能被阻挡表达。同样的,这一段所有元素都在朝着同一目标努力:表达出一种坚定的信念。我们常说情绪都要从画面溢出来了,这其实就是一种很高程度的情绪可视化,而这种可视化一定是由分镜演出这种镜头带来的。在动画中分镜不需要过多实拍,就使得分镜更加自由,所带来的就是情感表达有更加充分,自由的方式,棋将战便是好的例子。棋将战用了大量的动画式分镜,这种分镜是在现实中不可实现的,而恰好是这些分镜带来了力量,因此动画情绪可视化我认为是一种更加奔放,更加浪漫的形式。这种浪漫形式的终极就是演出。演出是动画情绪表达的最终形式,一切由演出表达,所以才会有这么多演出值得分析,分析演出不仅是拆卸分镜,更多的我觉得是分析情绪流动,这才是主体。在演出分析的过程中,自然也就能发现演出带来的情感流动过程与方式,更加细致的拆解也就会发现每个部分所带来的贡献,这种贡献加在一起才能构成完整的演出。前面提过,就算是看起来意识流,支离破碎的演出,其中各部分也必定有着联系,其仍然逃不过一致性,我这里用魔法少女小圆举例。对于新房主导的shaft演出我是特别喜欢的,当叛逆的物语宫本幸裕接手后,我仍然爱着这样的演出。在叛逆的物语中,这样的碎片化演出在不少地方存在,我想讲的是焰与qb对话,揭秘真相然后焰变成魔女的这一段。这一段实际上很有shaft整体的风格:快速切镜,运用极端色调,大量运用意象,诡异的机位。这一段是对话,也可以看做焰的审判。这一段的情感表达是复杂的,一方面是解密后的难以相信,一方面是焰的愤怒,一方面是焰的绝望,渴望,还有qb的完全理性等。这么多情感交织在一起注定是复杂的,这样复杂的情绪已经不可解了,因此,这里同样需要足够精巧的分镜与足够情绪化的音乐来托起。

小圆叛逆的物语演出分析在我看来是极其难做的,正是由于其演出情感复杂性,使得每个部分都十分复杂,这种复杂看起来是一团解不开的乱麻,实际上其核心仍然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动画中这种复杂的,绝望的情感服务。一切的一切,不是破碎的,而是完整的,这就是统一碎片化演出的演出家厉害的地方。这其实有点像散文,形散神不散,看起来他们足够诡异,足够脱节,但实际上他们仍是一体,仍然不可分割。

把基本要素说完了,说点其他的。动画的情感是需要积累的,没有情感的积累是不会有情感爆发,因为没有流动积蓄,就不会有决堤的时候。没有情感流动,就更不会有强调情感流动持续性的小力量演出。可见,情感积累在动画中是多么的重要。情感积累是多样的,但其依靠的还是上述的基础。好的情感积累一定是建立在完整流畅的情感流动上的,动画中需要体现这种流动。这种积累在时间尺度上是广泛的,信息量上也是如此。说简单点,这种流动,积累可以是一个单元剧单集,也可以是一整个tv动画。虫师作为单元剧,在情感流动上具有绝对的发言权。虫师可以说非常漂亮饿饿展示了如何在一个单集中建立完整,流畅的情感流动,并在最后使得积累的情感爆发或者继续流动。在我看来虫师的信息量是不大的,而这种不大的信息容量依靠的正是必要的文字与令人惊叹的演出。虫师的整体氛围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伤,这里也要夸长滨博史氛围把控真的顶级。在这种整体氛围下通过不复杂的分镜,信息量不大的文字与恰到好处的音乐三者结合,最适合虫师的演出就这样完成了。有时候演出不一定需要精美,而一定是要符合动画整体情绪

上述我提到的小圆的演出实际上是非常具有情感压迫性的,而这种压迫性在虫师这种整体氛围下是不适用的,他们一定是会产生撕裂的。虫师需要的是一种能将情感自然导出的演出,他不能过激,最好是有些许含蓄。不得不承认,漆原友纪的音乐分量在虫师整体演出中占比不低,说演出由什么主导过于片面,只能说音乐是虫师绝对不可忽视的一环。故事,音乐,分镜共同作用,得到了这样令人舒适的演出,这样的演出完全符合整体基调,加之其精巧,也就顺利的导出了作品情绪。这样的情感流顺畅而悠长,这也直接说明了建立情感流不需要长时间,而只需要一个单集。其实奇蛋物语单看ep7也是一样的,只不过奇蛋物语整体情感流动不算顺畅,越到后面越受阻。当然,作为线性叙事的tv动画也自然需要一条长时间的情感流动线,因为这可以说是动画的生命之一。这里我举一正一反的例子,正面例子是月色真美,负面例子是成神之日。我个人虽然不算喜欢月色真美,但是不得不承认月色真美对于情感的掌控也是非常优秀的,他的整条情感流贯穿了整个动画,并不断地增长,积累,然后也在不断的被导出,在最后情感顺利积累,通过短时间情感爆发将情感流大量释放。这一系列情感操控非常到位,可以算是恋爱系动画教科书一样的情感操控。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这样的情感流是如何产生的。首先,月色真美有一条非常明确的故事线,这条主线足够粗壮,不被枝干打扰,这样情感流才能在这条主干中顺利流动,可以说好的主干对情感流直接起了支撑作用。其次,月色真美的文本是合适的,虽说这个合适我认为也有些许臃肿。月色真美的文本相比其他恋爱系动画并不显得冗长,其较多的心理描写也直接丰富了人物的心境,只不过这一点在我看来算是不太好的地方,因为月色真美实际上并没有发挥多少分镜的力量,去填补本应在分镜上体会的心理活动。直接交给文本是简单的,但也是有些不妥的。不过批评归批评,也必须说的是月色真美文本实际是不错的,文本本身是具有很强的情感的,这也是得益于独白这一成分不可忽略的存在。文本帮助整条情感流更加平滑,更加连续,而且奠定了分镜的基础:只能使用一种小压力分镜。这和我们上述讨论的虫师类似,这种小力量分镜所带来的不是字面上的微弱情感力量,而是一种相对于剧烈情感爆发来说的强调情感持续性的情感分镜,通俗点说就是细水长流。他必须体现出应有的情感,只不过分镜本身可视化情感的时候不能够带来一种“冲击感”。月色真美的分镜是柔和的,虽然由于作画的缘故演出显得不是那么完美,但是分镜明显看得出是很有想法的。分镜记录下了一个个令人感到美好的场景,正是这一个个场景的情感积累才汇成了最终的情感池。拿一段出来说,ep10,安昙吃醋,和茜拉了一定距离走着,bgm插入,此时安昙特写,回头,镜头给到人群,并且对人群采用了模糊处理。随后,镜头给到祭典的人群,用一种非常热闹的方式衬托着两人与祭典相反的心境,镜头给到茜,茜表情是落寞的,这是一种情感加强。随后又给到祭典,然后镜头对准了祭奠的人群与孤单离开的茜,两者除外镜头两侧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对比。最后是茜的特写,bgm结束。

这段演出中分镜实际上是朴素的,而正是这种朴素更加符合月色真美整体的基调。他没有特别强调情感释放,而是通过相当柔软的方式来释放所积累的情绪。这段的演出同样是精彩的,强烈的对比带来的是人物心境更好的展现,bgm的宁静在此刻多了些许悲伤,分镜上的热闹更加反衬整体的悲伤,他们的演出同样是一致的,只不过这里是反衬手法而已。月色真美值得说的地方还有很多,正是这一个个情感构建点,使得月色真美情感流动非常顺畅,并且从始至终贯穿全部。这便是长时间的情感流动的构建,也可以看到长时间的构建也是由一个个短时间情感积累构成的,只不过他需要一个长容量的容器,即清楚的线性叙事,和长时间的情感补充,即每一个情感构建点长时间情感流动看似时间充裕,但是事实要在长时间稳定这样一条情感流也是不容易的,因为非常容易发生崩塌,积累的情感全部无疾而终,这一点无论是奇蛋物语特别篇还是其他烂尾动画的观众们都有很深的体会。当然,有的动画从一开始就没有构建像样的情感流,成神之日便是这个例子。成神之日是怎样的作品现在已经有定论了,我认为成神之日的失败来自于上述基础全方位的崩塌:剧本松散,音乐平庸,分镜毫无创意。月色真美用了一个完整的主线来托起长时间的情感流,而成神之日采用了类gal式手法,并且质量很差,导致了主线的极大程度冲散,这样松散的主线是脱不死情感流动的,从一开始,成神之日就已经失败了。永生之酒,向阳素描,凉宫虽然采用乱序但是其仍然存在核心,纵使他们不是线性叙事,这个核心仍是不松散,相反是紧密的。成神之日作为一个线性叙事作品,却有着如此松散的剧本,甚至不能构成情感点,实在是匪夷所思。成神之日的分镜我认为可以用平庸来形容。没有特点,只剩模仿,作为情绪可视化的关键,他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相当程度的分镜甚至是不带感情的,如此多的叙事分镜做不好一个故事这更是让人无法理解。好笑吗?不好笑,日常的分镜有趣不只一星半点。感动吗?不感动,结尾的分镜我只想笑。

这并非是情感崩塌的例子,这是一个彻头彻尾没有情感流动的例子。所谓的感动只不过是自我感动,阳太和雏告别雏被抓的那段分镜演出剧本是灾难性的,那个情感不能被成为可接受的情感,因为他根本没有情感流支撑,只是一具空壳罢了。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长时间情绪积累靠的是完整且优秀的情感流动,而情感流动依靠的是优秀的基础与主干

积累的情感需要在动画结束时对其进行处理,要么选择情感爆发将情感全部宣泄,要么选择继续让情感流动,给观众回味。前面也说过,前者在泣系动画中用的比较多,因为泣系动画需要一个情绪宣泄窗口。当然这里提到的处理不仅是主线的情感处理,也包括每个支线,每个单集的情感处理。不对情绪进行处理的结局是不完美的,甚至如果处理的不好还会造成崩溃,因此如何处理情感流动也成为了需要考虑的问题。仍然是先看一个例子:千与千寻的神隐。说实话要来拿宫崎骏老爷子的作品来举例我是比较害怕的,因为我实在是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去分析他。但是我确实觉得千与千寻具有代表性,而且他足够厉害。千与千寻的情感流积累不是很简单能说清楚的,宫崎骏老爷子是真的演出天才,无可比拟的演出天才,他通过演出有意无意积累了大量的情感,构建了大量的情感点。对于千与千寻的情感我只能说千与千寻拥有异常完整且令人惊叹的情感流,其每一个情感点都是那么的耀眼。极为优秀的基础构成了一条熠熠生辉的情感之河。这条河流在最后仍然是需要处理的,而千与千寻,宫崎骏选择了将这条河流保留,让他继续流动下去。是的,千与千寻并没有选择一种情感爆发来结束故事,而是提前进行了情感爆发,随后稳定情感流,用一种稳定的情感流结束了电影,然后情感流继续流动,给观众回味。这是很有代表的持续型,纵使我们可以看到在结尾持续情感流动之前仍然进行了情感爆发,但是这次爆发并没有让情感走向终点,其终点千寻和父母走出隧道,千寻回头,这时的情感流已经是被抚平的了。

也有不少动画是这样的,先进行情感爆发再抚平情感,最后以平稳的情感流动结尾以回味,夏日大作战,白箱,回忆中的玛妮甚至kanon都是这种形式。用情感爆发结尾的动画不少,clannad,朝花夕誓,云之彼端这些都是。情感处理好了,动画才真正能够拥有完整的情感流,这是结束,但也是最关键的地方,他把握着整个动画的命脉。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有的结尾情感流动掌控并不直接参与其支线情感流动的构建,结果就是支线情感流相对独立,当然其一定是与整体相连,且不能代替主干的有的支线相对独立,他的情感流也相对独立,但也只是相对,因为他不可能完全脱离。有的支线与主线密切相关,他的情感流实际上也是主干情感流的一部分。clannad中很多支线与主线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他们的情感流就是相对独立的,而偶像大师中很多支线是与主线紧密相关的,其情感流动很大程度上就是主线的情感流动,这一点在ep19往后体现尤为明显。相对独立的支线受结尾影响较小,即使结尾导致了情感流崩溃,其支线受到的影响仍然较小,奇蛋物语是个例子,而如果支线与整体联系紧密,那么结局情感崩溃会直接导致整体全部崩溃。如果我们着眼与支线,来讨论支线处理与主线或其他支线处理的关系,我们也会发现一些独特的地方。首先支线与支线的是否独立问题仍然是依靠这两条支线间的关联。我们前面说到主线结尾的情感处理与支线情感处理问题,其处理结果相关性取决于主线与支线的相关性。支线与支线间仍是一样,因为叙事的类型其实是很多的,不可能去逐一说明,最大体的原则还是:若两条支线联系紧密,那么他们的情感流动一定是相辅相成的,一条支线的情感处理一定会对另一条支线存在影响,比如说kanon的月宫亚由线与名雪线,这两条线动画实际上是一起写的,月宫亚由线这是一条主线,当然我们也可以把他简单看成两条支线,这两条线情感处理是共通的,就意味着在一条线结束需要对其进行情感处理时,另一条线会受其影响。名雪线结束由名雪走出自闭结束,此时对其进行结尾处理,使用的是一种小情感爆发的方式,顺利的处理了线积累的情感,而这个处理完的情感并没有消失,而是流向了月宫亚由线的结局,这即是两条相关联支线情感处理的关系。如果情感在名雪线结尾崩溃,那么他不会流动到下一条线,后者也会是无根之木。如果讨论支线与主线情感结尾处理的影响,我想也是和上述讨论主线与支线的关系一样,只不过支线为着眼点多了一层积累的意思,意思就是通过支线的完美处理,可以为主线或多或少增加一些光芒,因为通过支线情感处理,我们或多或少可以知道监督情感处理的能力,来调整对动画的整体预期。支线和动画每一条支线最后的情感都需要独立处理,并且处理结果影响主干,各支线处理方式也可以不同,其最终目的仍是构建成熟且优秀的情感流。

基础,构建与处理说完了,那么情感流的主体:情感也是需要简单说一说的。情感流最重要的是情感,这才是实质性内容。之前或多或少说过,有些动画的情感构建是很差的,究其原因是因为基础全方位的崩塌:无感情的剧本,无感情的分镜,随便的音乐。当然一个动画完全没有感情流动是不可能的,但是情感流是浅薄且差的是非常可能的。我常说很多动画分镜就是喜欢用一个中镜头怼脸拍,这样的镜头枯燥,无聊,不具有感情。我不是说中镜头怼脸拍是错误的,而是大量使用这样的镜头是不行的。这样的镜头作为叙事是没问题,但是一旦到了需要处理情感的时候,还用这种镜头就会让人觉得非常敷衍。Lycoris recoil也是经常使用这种镜头,但是他有新意在于他对面部表情捕捉到位,也算是增添了趣味性,但还是没有起到表达情感的作用。

情感的建立依靠每一个情感点,情感的导出需要每一个基础的共同作。不足量的情感导出是没有作用的,没有足够情感点构建的情感流是不动人的。情感这种东西本来就非常主观,就如同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有的人觉得声之形情感表达很优秀,有的人觉得clannad after story很做作,都很正常。这是一个不能被客观量化的东西,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科客观地去看待情感积累,处理程度的事实。换句话说,我们不能否认成神之日感情积累的失败,也必须承认电脑线圈整体感情构建的成功。现在动画很多都是缺乏对感情构建以及感情处理的,他们的情感流流动是不顺畅,甚至随时面临,或者已经崩塌的。对于我个人来说,我认为vivy的情感流动正是一种情感流僵化的典型,不过vivy好在拥有完整的情感流,也算无功无过,虽然这条情感流不见得多好。以p9为主的动画公司非常缺乏对情感的把控,这也是监督的能力缺乏。现在少见能够真正把控情感流,并把他贯穿整个动画的作品了,这也算是我认为遗憾的地方吧。一味强调趣味性,而忽视了真正应该把控的情感流动在我看来算是舍本逐末,因为最应该体现出的东西没体现出来而去追求分支我认为这是不正常的。日常动画中悠哉,日常,飞翔的魔女都是情感流做的非常棒的,有时候趣味性并不是刻意做就能做出来的,其依靠的仍然是底层的,基础的东西。

兜兜转转说了这么多,我也不清楚我到底说了些什么了。总之做个总结,我讨论了三个对于动画情感表达,构建基础的三个东西:音乐,分镜,演出,因为他们对动画来说是独特的,是相对于其他形式独立的,尤其是演出。剧本的力量不容忽视,但由于其更接近文学范畴因此这里也没说。对于一个拥有好的情感流动画来说,他们都是不可或缺的。然后说了情感的构筑物情感结尾的处理。这算是一头一尾,做好了这些情感表达才算完整,否则会造成情感流的崩塌。最后是我对现在动画的一些期望吧。由于每一点过于详细,我其实也说不好,每一点都包括了太多东西,我只挑了很少一部分我认为可以说的来说。如果有不同的意见欢迎讨论,以上均为我自己的观点,有任何不妥的地方请以自己为主,构成自己独立的动画观念。

标签: 向阳素描 凉宫春日的消失 叛逆的物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