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漫 >

【天天热闻】仍旧保持热爱,我的2022年ACG作品体验小结(动画篇)

这一期聊一聊除了游戏外的其余领域,说是其余领域,主要集中在了动画方面,其余部分想到哪硕大那把。关于动画方面,想借此机会简单和大家分享一下这几年我的看番心态转变。顺带稍微聊一下所谓的“入宅经历”当做热场吧。


(资料图片)

如果从所谓童年时代聊起,我的童年动画时代应该是被国产和日漫二分天下,当时电视台上播出的哪吒传奇,小虎还乡,封神演义,葫芦娃等等,包括自己买碟看的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舒克和贝塔,蓝猫淘气三千问,鼹鼠的故事,黑猫警长等等都很经典。日漫这边,差不多是小学四五年级左右开始?几乎是同一时期看起了柯南的漫画,火影的动画,那个时候电视台反复播的神龙斗士啊,四驱兄弟,神奇宝贝啊(宝可梦)数码宝贝啊都是如数家珍的反复观看。那个时候更喜欢数码宝贝,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各有各的亮点,曲折的情节和印象深刻的配乐可能是那时候让我最有“故事感”的作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猫和老鼠的光碟也算是童年不可缺少的一道主菜,甚至古典乐的启蒙可能都是受这部作品的熏陶?

初中开始,从一好哥们那借来的海贼王漫画把我带进了海贼之路,虽然漫画到现在还没还让我有些愧疚。随后偶然的际遇下,接触了算是第一部非主流的所谓日本得深夜anime,凉宫春日的忧郁,被故事整体的情节以及主角凉宫春日那种现在看来无非是有些模板化的无敌朝气的角色设计所震撼,基本就开始正式进军更为广泛的日漫圈了。不过其实直到大学时代之前,看过的番剧数量还是比较有限的,最重要的可能是接触了银魂这种梗合集式的作品,能够让我进一步理解日式冷吐槽以及一些特色表达。其他方面,就是恰巧在总是忧郁45度角天空的时候接触了一波当时的王道青春校园番,类似于樱花庄啊,龙与虎啊,还有一些对于当时的我有些刺激的擦边球的福利向诸如tolove等等司机作品啊,也不知不觉的体验了不少。

大学时代到如今的的看番经历可以大体分成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差不多就是入学到大三大四左右,这个时期一条线路是进击的巨人→认识泽野→开始看一切泽野配乐的番→在这些感兴趣的番剧里寻找相同类别继续观看→(甚至入了日剧坑)。另一条线路则是刀剑神域开启的边追新番边补经典老番的王道路线,从这时起,可以说基本上当年流行的水平高,讨论热度高的作品十之七八都看过,而那个时候对于我来讲,因为没有像现在这么时令感明显的1,4,7,10月份新番季这个概念,多数都是出色的作品过个一两年有机会给补完。综合来讲,可以说在12年-17年来到日本之前,这段被相当一部分人认可成还算不错的“新番黄金期”的绝大部分作品通通领略完毕。

俗话说贪多嚼不烂,16年左右看了白箱这部作品后,渐渐地开始意识到动画制作这一流程的存在以及魅力,也开始学着从更为“学术”的角度瞎看看什么作画啊,演出啊,分镜细节等等为数不多我能拽出来的名词,而这样的角度其实帮助了我开始接触一些曾经因为题材或者故事本身不怎么吸引我的佳作,于是直到现在,又经过了几年的看番心路历程,我的看番姿势大致固定成了:软实力硬实力兼具,基本不论故事人设都会观望,看一看(个人雷点很少,几乎没有);人设故事世界观吸引度不上不下,制作上佳,会看;人设故事吸引度极佳,制作正常,看、制作太水,酌情处理;制作太强,软实力吸引度太弱,酌情处理,可能会只看一个制作方面的过瘾。这么一个从动画整体的完成度综合来评判的看番状态。而更为重要的是,横向对比下,总会是能在微消费或不消费的情况下就能看到的动画和觉醒了正版意识总是冤大头心甘情愿掏钱的游戏相比,往往自己付出的成本非常小,所以看番这个活动,我会更加地以积极心态多去分析优点,少一些边骂边看的戾气散播,毕竟生活艰难,需要自娱自乐。

虽然正文开始之前已经啰嗦了这么半天,不过无所谓,本质就是借这么个机会和大家聊聊番剧相关。所以有个想补充的点,最近越来越重视原创动画的追番体验。第一点在于能够完全不被剧透的和所有观众一起感受最新的剧情,这种故事感上的正反馈对于我来讲越来越重要;第二点则是我认为动画之于其他ACG载体所独有的声,画,动态的体验很独一无二,原创buff加成下,更有一种在欣赏具有独特性载体的全神贯注感。

那么就来简单说一说2022年的作品吧。按照1,4,7,10月份四个季度,中间会有补老番的时间,会单独说明补充。

1月份的话,看了更衣人偶(未看完),明日酱的水手服(未看完),JOJO石之海上半部,鬼灭之刃游郭篇。一月算是这一年最淡的一个季度了。

更衣人偶:在尝过了刚开始两三集的噱头后,不得不说现在我对这种完全三次元背景,主线基本是纯恋爱展开的王道路线已经开始有些吃不消了,可能早个五年十年还是能看个津津有味儿。多提一嘴的话,实际上校园青春恋爱这类大题材,细分是有很多说到的,早期的作品如樱花庄龙与虎,多数都是兼顾了友情,追梦,青春的酸甜苦辣,懵懂的恋爱等等综合因素,而现在的番剧很少有这种一锅粥都给你端上来大家各取所需的感觉了,往往是着重某个点,那这种情况下,受众的分化也就越来越大,不好一起讨论。不过说实在的,无非可能还是过了那个啥都不在乎疯疯颠颠一起哭笑玩闹的阶段了。

明日酱的水手服:这个番在故事层面缺了一点味道,太过于蜻蜓点水的女子校园日常,少了点搞笑,少了点戏剧冲突,当时也是阴差阳错就没看下去,最后看了些精致作画的切片,本质上是很优美的美少女校园系列作品。

JOJO石之海上半部:虽说这一部似乎网上的评价挺烂的,但其作为我入坑JOJO的第一部作品,对于我个人来讲还是挺有启蒙意义的。原作加持下动画独特的色彩和线条演绎,令人印象深刻的OP演出,还是让我连肝十几集,随后补完了JOJO一直到不灭钻石前的精彩篇章。石之海下半部也是因为没在第一时间看后续也提不起劲儿,加之恶评越来越多,自己难免深受影响,就暂时搁置了。

鬼灭游郭篇:一如既往的大制作,从头到尾体验良好,没有看过原作,只是单纯跟着动画感受这种视听盛宴。大热IP对于我来讲向来构成不了所谓的buff或者debuff,作品本身质量过硬我就会去看,能够拥有广大受众代表作品在亲民性上降低了门槛,获得了绝大部分观众的理解。而我作为一名俗人,一般也会在这绝大部分观众的群体里,也就没什么心里叛逆了。不过偶尔面对有些作品,我不属于绝大多数,只是单纯个人不喜欢或者因为不得已的原因没有机会感受那种全民热,也很正常。

另外,这个季度在年初终于补完了一会没有看完的四谎,有机会在新年第一次用眼泪排解了当时的生活压力,痛痛快快的哭了一场。3月末的时候终于见证了86不存在的战区最后两集的精益表现,画面效果和叙事手法着实惊艳,配着泽野的曲子,2022年最佳浪漫镜头之一有这个作品一个毋庸置疑的位置。

4月份,我看了Onipan ,辉夜第三季,派对浪客诸葛孔明 ,间谍过家家 ,夏日重现 ,相合之物 ,莎木。

Onipan:其实是一部面向低领受众或者说是面向有些死宅(这词儿过时了吧)的“大小孩”,然而因为是霸权社制作,里面还有一些被大家啧啧称奇的“立体机动演出”,整部片子也充满搞笑吐槽,是一部能让人轻松愉快的片子,我向来对能让我大小,给我带来放松的作品没什么抵抗力。

辉夜第三季:节奏顺滑的叙事+玩梗解构能力极强的幽默桥段+从不掉线的制作水平造就了非常值得一看的校园恋爱轻喜剧。同样是出圈大热,如果能够不在先入为主的状态下体验辉夜动画,绝对还是能带来惊喜。当然,虽然辉夜里已经尽可能把我们日常都能感同身受的搞笑桥段做得尽可能的跨越文化,同时他也确实存在一些日式独有的幽默段子,有时候点播没跟上理解不了,倒也不奇怪。有趣的是,恰恰是日常和搞笑的存在,让这种主线恋爱的故事多了很多立体的维度,也会让我这种不喜欢纯狗粮的观众感受到乐趣。

派对浪客诸葛孔明:综合看完之后,其实动画在好的地方很好,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大有存在,然而OP的洗脑,女主的可爱还是让我能够追完,属于那种当季跟着追热热闹闹就能追下来,事后你要说特别推荐的话,还不回去提的那一类。

间谍过家家上半:同样是没看过原作,在我蒙圈的看完了网上当时对于动画改编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各执一词后,丝毫没有改变我对动画制作的认可。动画制作组把温馨,搞笑,日常结合得很好,我这种低标准松要求的观众就没有任何怨言。相对来讲,我还是比较吃温情,亲情桥段的,阿尼亚的可爱下,偶尔来那么点煽情,落泪的桥段也不少。

夏日重现:这部动画的制作水准和叙事其实一直是在线的,不过正如广大网友指出的那样,作品的配乐一直在很奇怪的水准上徘徊。加之其实这种怪力乱神的设定本质上又不是特别吃我,动画的叙事因为受到原作的影响,比较一板一眼,当时追的也比较平淡,相反如果一口气攒几集看的话会比较过瘾,其实我一直还没有看完,这部番因为悬疑性和各种吊胃口的突然中断。我认为反而适合完结一口气补。

相合之物:温馨,亲情,家庭,淡淡的爱情戏,温柔的OPED,一个词形容就是“舒服”。作品的叙事节奏偏缓慢,娓娓道来的感觉有些类似三月的狮子。而这一类的体彩在我看来其实有些和传统有明确起承转合有明确的情绪和视觉刺激的动画不同,反而更像是电视剧的叙事风格。而这种电视剧得演绎方法通过二次元,夸张化,省略化,写意化的叙述之后,更有一种似真似幻的美好,使得看完后本能的对生活的美好产生渴望。

莎木:游戏改编的动画,OP印象深刻,动画的节奏中规中矩,正好让我补齐了莎木第二部的剧情,好以后有机会开启莎木3游戏。这个系列讲的是一个父亲被黑帮势力杀害的日本愣头小子为了寻仇一路从日本小城市来到香港,又去到桂林碰见女主角,两人一起开启宿命的故事。乍一看似乎多了些民族仇恨,实际上毫无关系,我们更多地能够感受到少年未知世间愁,孤胆挺身闯九州的豪气。系列游戏作者对中国文化非常热爱,游戏的细节方方面面考究感十足,有机会会开启第三部继续感受这个故事。

这个季度,看了新奥特曼和五等分的剧场,看完了JOJO的前三季,把大名鼎鼎的京吹也终于捡起来。新奥特曼对于我这个奥特曼新观众来说(没错,小时候就是阴差阳错基本没怎么看过奥特曼,玩具倒是有一些,不如说后来配着我弟,倒是补了不少),还算不错,这种痞子式的实写叙事也挺有趣味的,很多致敬的桥段看不出来有些可惜了。五等分这个无非是当时凑热闹去看的,好像还是奥特曼五等分连看,好家伙。这作品别说在日本那是火得一塌糊涂,究其根本,可能是由于男主也是那种比较伟光正的受小姑娘们欢迎的形象吧,甚至日本的五等分受众可能女生更多一些,顺带就把这几个女孩子也都粉了个遍。完结的时候还是有小感慨的,毕竟又见证一个故事的正式收尾。

7月开始,今年的原创就开始发力了,这一季度我看了契约之吻,莉可丽丝,闪耀路标,来自深渊,彻夜之歌,异世界舅舅。

莉可丽丝:这季度的两大原创之一,开播两三集凭着短视频式的整活片段借着现在的短视频平台火个出圈,而实际上动画前中期的表现确实是可圈可点,忽略太多的逻辑牛角尖当做美少女+热兵器的组合,配合青春洋溢又时尚的作画风格,观感一直还是不错的。而后期到结尾人物行为逻辑的太过于前言不搭后语,进入新千年后,日式叙事非常容易造成的小格局小叙事导致对片子的剧情有更多期待的受众观感则一落千丈,最后只得安慰自己,多少看了美少女贴贴,养了眼睛,也就不虚此行了。我们还能收获一个花之塔呢。

契约之吻:这部作品乐子实在是太多了,丸户作品经典的三角白雪小桥段,从路人女主创作故事衍生的妹妹情节,继续对各种AVG美少女游戏情节的结构的在创造,加之原创番那不可预测的舞台感,让追番体验非常带感。而这样的体验,反而可能在完结后补番时没办法那么鲜明地感受到,是一部比较挑受众的动画。

闪耀路标:乍一看很不起眼的偶像动画,当时随意看了一集却被CY经费足够的live演出所吸引,进而发现了剧情上也可圈可点的乐趣。不过作品整体来讲有一些高开平走,前中期经纪人的能力,女主位的扮猪吃虎龙王归来,最后还是比较常规的用多数偶像动画正常方式收尾。不过因为这部动画的歌曲和作画水平这两大偶像动画很重要的地方做的都比较出色,也算是比较中上水准的原创动画。

来自深渊:窥视过深渊,感受过痛苦,方能拥有坚强内心,更积极地面对我们已经具有的生活。这部作品在宫崎骏般童话的美术描绘下,叙述了一场关于勇敢,探索,求知永无止境,有去无回的冒险。如果能够跨越某些观看门槛深入到这部作品的内核,他能给你带来无限的勇气,至深的绝望也会内化成无止境的希望。

彻夜之歌:对与夜游虽然我没什么代入感,毕竟我的青春时代,夜晚要不就是安心在家娱乐,要不就是和五三课课大考卷激战三百回合,不过这一部作品从制作本身出发倒是非常令人舒服。刻意若有若无做淡的BGM配上吸血鬼略显魅惑的朦胧姿态,霓虹灯下氤氲的略显危险的夜晚,渐进的爵士乐勾勒出了迷幻又有些优雅的气氛,实在是很独特,很难忘。

异世界舅舅:这部番的播出太坎坷了,因为新冠,国内的工期延误,日本这边也播不了。作品本身在搞笑层面实数一绝,我也完全的能够get这种比较日式的吐槽式幽默整活。用硬核游戏自闭人的略显悲剧的形象搞出了喜剧感,还能够把包袱层出不穷的展现,总有新东西。女性角色别说刻画的也很生动,作画莫名填了几分色气。

另外,这个季度中,九月份提前在网飞那看完了能被大家持续讨论的赛博朋克边缘行者。这部作品需要单独提一下了。因为本身没有玩过游戏,所以当做对于游戏世界观的引入,加之赛博朋克题材又很熟悉,扳机社制作打底,就毫不犹豫的点开了第一集,结果顺着扳机味儿一发不可收拾的看了下去,分两天结束,后劲儿太大以至于还特意出去喝了点排解了一通情绪。作品整体的制作不用多说,这反而是扳机社不那么扳机的一部作品,在放飞程度上控制得当,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露西这名角色,同时拥有着少女感和成熟的魅力,而大卫那种年轻不顾一切,即使是徒劳也要挣扎的样子也非常适合大众去代入。最后的意难平,或许更多的是在这个苦闷时代下人们对于梦的渴望吧,谁又不知道夜之城没有活着的传奇呢,然而就是因为“没有”,我们才会永远的寄希望于以某种方式达成那个“有”。而“没有”,则从制作的角度,成全了这部动画,让其成为经典。

10月份这一季度追的最多,甚至到现在还有没追完的作品。水星的魔女,秋叶原冥途战争,恋爱FLOPS,福星小子,间谍过家家后半,电锯人,灵能百分百第三季,POP子和PIPI美,孤独摇滚。各种类别百花齐放。

水星的魔女:同样作为第一部认真看的高达系列,可以说个人的感觉是非常不错。配乐惊喜,小狸猫和白毛的贴贴看的乐呵,之于机战方面的场面我不懂,也不多做评论,不过目前的水准还是比较满意的。说实话所谓老高达那种赛璐璐风格的纯手绘风我确实反而是更喜欢的,不过新一代的作品也有新时代的魅力。从追番的角度来讲,这次大河内以及stuff们能够恰到好处的在每一集都制造一个看点和悬念,让追的过程也很有乐趣,这是追番独有的快乐啊。

秋叶原:这番表面上看胡作乱闹,用现在的话就是挺抽象,挺精神病,似乎观看门槛颇高,实际上就是把经典的日式极道片子的气氛和情节套上秋叶原女仆这一萌宅属性拉满的特定皮囊。两者结合之下,很多刻意荒诞,致敬,玩梗的桥段就能看得津津有味儿,虽说我也没看过极道片子,这部作品却让我看了一整季的极道火拼。可惜的是,如果番剧中途能够更加详实的多从传统动画思路上描绘一下各个角色,让我代入感再浓厚一些,最后的结局效果会更好。我对于结尾没什么大的意见,就是这种戛然而止,不知道做什么表情的感觉,正是对这次两种完全不相关的物质化学结合后爆炸的最好评价。

恋爱FLOPS:截止到目前番还没完,不剧透的情况下,这部番乍看只有倒贴后宫,实则不只有倒贴后宫,所有的元素全部拉满,让我想起了当时追失落之歌的精力。番剧本身也有一些非常刻意的经典逆天情节单集,却出奇的都能解释。而最关键的恋爱,也能来个百转千回式体验,虽然后期发展果然还是有些疲软,不过究竟最后如何收束,我还是很期待。

福星小子:原作似乎是三十多年前的作品了吧,出奇完成度的OPED下,虽然故事情节是时代感颇浓的日常魔幻幸运色狼式福利展开,然而就是这种时间进展仿佛停滞了的上时代日常系,更能让观看体验维持平稳,是那种非常适合下饭的稳定娱乐,这个时代反而难以见到了。

间谍过家家第二期:第二期的间谍越来越优秀了,在温馨和搞笑的平衡上精准拿捏,动画组也总是能够发挥动画这个载体的独特优势,带来稳定使我发笑的演出。上边刚说完这个时代很少有那种能够放心下饭,水平还能在线的番剧,间谍过家家首屈一指。

电锯人:又双叒叕是作为非原作党,其实我对于动画的体验还是相当不错的,所谓的写实感,电影感这些暂且不论。他确实给我带来了说不出的比较独特的感受,这种独特你会错认为是藤本树带来的,实则是动画组引导的一种别的东西。但不管怎么说,我看这部动画的时候,因为预先知道了作品的疯癫性,反而对于里面突然展开的新的剧情冲突没有了以前看诸如巨人,食尸鬼,寄生兽这类片子情绪激动的感觉了。那或许这就是动画制作组被不停炎上的原因了吧。而我作为非原作党,会觉得难道这就是藤本树作品的特色?这种错误的认知反而帮助我对这部动画有了还算不错的体验,很复杂。

灵能百分百:骨头社的王牌作品,当时第一季第二季是一口气补的,这一季的制作水准也是毫无逊色。音乐,作画,文戏,打戏样样精通,mob的成长让我倍感欣慰,结尾看着每一个角色,他们都有着鲜明的刻画。这是一个热血到让人流泪的故事,这又是一个温暖到让人流泪的故事。

pop子pipi美:我是一直赞同创作者要勇于挑战新事物的,这一季动画制作者在整活上不遗余力,还有全真人翻页演出和迫真特摄的演绎,这作品不好总结,只能说认可日式幽默,认可脱线搞笑的受众,还是要尝试一下,欢乐是现在可遇不可求的东西。

孤独摇滚:年度作品。乍一看又是“几个女孩子在一起干什么都会有人看”系列喜加一,实际上作品拥有远远超出这个标签的表达。动画从美术层面来讲,光影和场景的真实感让作品的质感提升了一个台阶。人物简约的线条往往不容易让人看出经费,会觉得有些简陋,实则不然。大繁至简,充满青春感的眼睛画法,人物动作的流畅等等恰恰是这种简约技法下才能展现出的美感,一言以蔽之,简约萌,是这部片子美术的主题。故事层面,我们的主角小孤独展现的社恐状态一方面让这个时代的社恐患者(虽然多数都是自认为社恐)有一种独特的带入视角,确实能感觉到的插话困难啊,拒绝困难,有朋友来到家里兴奋紧张到跳脚啊等等,另一方面则像我看到的一个很有趣的帖子讨论的一样,会加重真的有类似经历观众的PTSD情节。孤独摇滚这一部作品大体上是偏喜剧式的日常,而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如何将这种悲剧感消融掉是类似作品要面临的难题。比如说猫和老鼠会经常以猫的百变经历来夸张喜剧化作品,而孤独摇滚则也尝试了类似技法,小孤独在每次消极脑补的时候,动画制作组都能够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喜剧化她的心理状态,而乐队其他的三个人也能通过不同的侧写角度平衡掉四个人的距离感,让小团体的气氛维持在观众不会察觉到异样的轻松舒服氛围中。综合下来,这种另一个美好世界下的“二次元真实”就这么被勾勒了出来。

最后的补充,年末看了灌篮高手的剧场版,童年这部作品还真没看全,印象不深,这次剧场版之前补了补剧情后再进行的观影,不得不说这一趟太值了,第一次这么反对影院禁止呼喊尖叫,以至于情绪都通过泪泄了出来。另外还补了神山健治版攻壳机动队的第一季和星际牛仔,关于攻壳机动队,只能说鼻祖级的作品就是有含金量,每一集单独讨论的主题都在现在分化出了个领域,反而再难有深度上的超越。星际牛仔则是老港片和SF的结合,每一集看完都想站起来鼓个掌,开罐啤酒,经典作品的醍醐味,香。

哦,最后查漏补缺还发现无良公会,忘说了,这一部看似发发福利的作品实则有着非常舒服的叙事和故事情节,多的不说,懂的都懂。另外还有明日方舟的动画不功不过,天籁人偶,东京24区这类没有看完的,就不多赘述了。

洋洋洒洒将近8000字,总结了今年的动画体验,其他领域想说的也很少,就不赘言了。总体来讲这一年的ACG体验还是很快乐的,人生在世,总要寻求些满足,不是物质就是精神,我很庆幸能在ACG这个领域得到我的满足,也希望看到这里的大家,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吧,新年快乐,明年见!

标签: 福星小子 蓝猫淘气三千问 令人舒服 不灭钻石 新奥特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