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漫 >

剧透慎入:簌簌纸小满池娇——《小满》观后感

想标题我就想了好久,终于想出来了,对应的就是本片用剪纸表现树叶等等万物,小小的剪纸最后构成“满池娇”这一主题,要知道“满池娇”可是古代传统服饰刻画的主题,正好是我们这部动画片里的意向——池塘里盛开的荷花以及各样生物。看预告的时候我就很期待本集动画,看上去就像是抱鱼的年画娃娃,配音也都非常可爱,要说画风,那就是小时候语文书上的插图,真正的传统味道。


(相关资料图)

这种圆形构图也是在传统画作里见到过的,尤其宋画还有同样审美的宋绣。

结果我就看了三遍,第一遍因为阳光的关系看不太清,第二遍开弹幕看发现网友各个都是人才,发现了好多我自己没发现的点,第三遍投映在电视上,红黑的效果真是绝了。本片无论是画面还是故事我都很喜欢。继续讲里面的传统审美,比如漆器红黑二色的运用,家人提到了《红与黑》,确实是一个转场和对比分明的场景,然后主创说告诉你这不是真的,其实在农村里面的场景设置还是很熟悉的。那些木制家具,木制家具上的图画,雕刻的那些人物,可以说对于小朋友来说都是童年里感兴趣的故事,可惜我们终究不知道它们到哪里去了。

主创说动画里的设计参考的宋明风格,没有错,熟悉的朋友一看就看得出来,比如那些可爱的灯,近几年因为文化论争感兴趣的朋友肯定也认出来了,比如类似玻璃效果的羊角灯,动画也设计得很好。其余诸如服饰等等细节就更不用说了,至于为什么宋明两个朝代风格会经常用在一起,很简单,明承宋制。

再说说音乐,特别讲究或者说主创有野心,邀请了熟悉唐乐的音乐家制作了背景音乐。我开始并未意识到这是唐乐,只是觉得筚篥、笙和尺八的音乐那么突兀,但偏偏突兀却与画面融合得恰到好处。就像作曲人说的,不要觉得这些音乐离我们很遥远,实际上它们流传下来或者再被大家喜欢就是因为听众喜欢。去欣赏就好了,不能欣赏也没关系。当然假如是我,我可能就会配现在流行的丝竹音乐,而现在用的唐乐,大家是不是觉得也很动听呢?这就是传统的复活,因为它为我们的故事再次奏响了。

说到这里,大家就发现,过去用优秀传统文化来讲故事的上美厂又回来了,其实我也是后来长大回过头去再看过去的作品,才发现原来前辈们的创作如此尊重我们自己的文化,对于儿时的我们来说,美丽的享受、有趣的故事就足够打动我们孩子了。而这一次,小满的故事也很好。

开头野泳的孩子被鲶鱼怪吓到了,但调皮捣蛋的孩子们却继续到处探险游玩。我小时候也一样,可我记得的都是快乐的过程,当然也忘不了家长对我们的教育,去别人家拆家啦,把柴火弄得满地都是,玩火、下河不在话下。当然必须要说,小朋友独自下水是很危险的,嗯,希望大人在给孩子看时要记得提醒。孩子们的配音也是带我们进入故事的一个前提,很明显都是小朋友,就和我们过去看的动画片一样,太可爱了。当然我也在思索孩子们的性别,后来想想古代汉族孩子剃发穿衣差不多,结合配音那应该男孩女孩都有。那么整天无忧无虑地玩,总有妈妈在后面担心我们照顾我们,动画里通过妈妈的配音和行为表现出来了。所以能感受到故事的基调是温暖的。

借着这个镜头我插一句,本片的景物质感都超棒,剪纸跟小叶子似的,你瞧这些小衣服也是,而且我们传统中也有竹雕、软木画等等技艺,看这些就想起了以前的上美厂作品啊。

那么探险的孩子们就发现了更神奇的地方,井下世界玩起了“大海战”的游戏。孩子们的动作又可爱又好玩,结合配乐的民谣刚刚好,这让我想起了动画片《美食大冒险》,而放在宋明背景下,又可以对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展开联想啦。

可惜乐极生悲,主创也说了“童年阴影”带给孩子的影响,可即便如此当小伙伴们把鲶鱼的画弄坏了(此时大家都在弹幕吐槽‘熊孩子’),小满却选择修补它,一个善良的小朋友就刻画出来了,我相信观众们也肯定有过那样一瞬间吧。

于是在梦里,大鲶鱼把球还给了小满,善意的回响也预示着小满渐渐走出了这个童年阴影,虽然害怕但孩子不会伤害它,美好的心灵和美丽的“年画”带给观众宁静祥和的感受。

再后来现实中的大鲶鱼被抓起来了,我们的小满就不再害怕它,而是同情它了,孩子最直接的表示就是不吃它。作为背景的集市特别有味道,而小满的那份真心告诉我们害怕的东西没了,但是小满却有了新的体会。

小满将鲶鱼的画挂起来,在画面里只是简单的装饰,但肯定是小主人喜欢的装饰,故事讲到这里小朋友又去玩闹了,但是画面最后定格在那幅修补的画上,光影就好像传统园林里的固定色彩,是倒影是水纹,此刻那条鲶鱼已经游走了……

对了,如果有对古代市井百态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up主蜃楼志STUDIO的作品,我觉得在他们的作品里能看到传统美学。假如你对唐乐感兴趣的话,up主唐代礼乐复原组的作品也可以看看,有些现在创作的古谱音乐很有意思。(本片不少奏乐就出自于该组组长哦~)

标签: 海上丝绸之路 美食大冒险 乐极生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