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聚焦 >

钳”心打磨,小钳工成“塔尖人才”

经过前期方案审核、现场评审,近日,江苏省首批29名特级技师名单出炉,他们来自生产、科研和技术攻关一线,特别是在数字经济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全省高技能人才队伍中具有较强示范引领作用。扬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专家王福祥被评为首批特级技师,这是扬州首位,也是唯一一位。

有匠心

天生就对机械着迷

“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带有思考,保证产品质量同时优化工序,提高效率。”昨天上午,在扬力集团的生产车间,王福祥照例带领团队对一台正在研发的大吨位机床进行装配。入行27年,王福祥始终工作在一线,工人们喜欢称呼王福祥为“祥哥”,因为他工作很有匠心。机械装配上遇到再难的“疑难杂症”,到他手上用不了多久就能迎刃而解,实现生产更智能、更高效。

27年前,王福祥来到扬力集团成为一名学徒钳工。当时钳工的工作环境相对较差,不仅时间长,还集苦、脏、累于一身。27年间,身边的同事换了一拨又一拨,而他却始终在钳工岗位默默地工作着。爱钻研、肯吃苦,让他的钳工技能不断提升。

“如果当天没有排查出机床的问题,晚上睡觉都会在脑子里一遍一遍思考。”王福祥说,他天生就对这些机械着迷,经常下班之余仍然留在车间研究。多年来,在他手上优化的工序流程已在公司生产的系列机床制造过程中得到了全面推广应用,拉动了大吨位机床的产能,同类型机床的销售额同比增加16%,销售额增加了近2亿元。

从工人到班长、从工段长到车间主任,王福祥一路成长,如今已经成为钳工操作技能、钳工装配工艺的专家,并且作为领衔专家申报了全市“技能名师工作室”。

攻难题

提升生产效率

机床制造技术不断更新,王福祥也开始进入机床自动化设备研发新领域。

压力机常用连杆螺纹为锯齿形和梯形螺纹,目前螺杆及螺纹套采用人工扳动研磨,王福祥提出采用一种机械研磨方式,用机械传动替代人工,工人只需装卸工件,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由机械匀速研磨,提高了生产效率且保证了研磨效果。后来王福祥将这一成果整理写成了论文并发表。

装配是新机床研发制造的最后一道关键环节,由王福祥参与研发制造的P2H系列机床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和家电制造,成为比亚迪、海尔等公司的追捧产品;参与研发的BP2系列机床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罐装制造,由于其冲压速度快,每分钟冲压200次,打破了该冲压机床的国外垄断;2013年以来,连续9年由王福祥申报的QC成果都获得了公司的表彰。

师带徒

拓展技能人才向上通道

“长期以来,职业技能等级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五级,而此次评聘的首批特级技师被誉为相关领域的‘技能塔尖人才’,对企业甚至产业发展都有带动作用。”邗江区人社局副局长金梅萍说,只有培育更多像王福祥这样的能工巧匠才能更好推进“邗江智造”。

邗江80%以上拥有高级技师职称的人才集聚在扬力集团。“装配钳工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到制造业设备零件的加工精度。”扬力集团总裁办行政处处长夏良生介绍,将充分发挥王福祥和“技能名师工作室”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师带徒等形式,培养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

扬州市人社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吉红国告诉记者,在企业试行设立特级技师岗位,将有效拓展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不断提高技术工人的经济社会地位,引领技能人才爱岗敬业、钻研技艺,推动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标签: 特级技师 带动作用 生产效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