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讯!开学季这些诈骗陷阱需警惕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邵海峰
(资料图)
新学期伊始,华夏银行大连分行、浦发银行大连分行等机构通过新媒体或线下课堂,提醒学生群体和家长,要警惕一些不法分子各类花样翻新的诈骗陷阱。
警惕各类新型骗局
华夏银行大连分行通过微信公众号长图,警示大家要注意以下类型的新骗局——冒充老师缴费诈骗。诈骗分子想方设法混进班级家长群,冒充老师的微信,并将同伙拉入群聊,在班级群里发送有关“学校收取学费、资料费、班费”等信息。紧接着,同伙则在群里发送已缴费的截屏,看到老师发布的通知得到响应,家长们纷纷开始交钱。殊不知,钱并没有交给班主任,而是进了骗子的腰包。
反诈提示:收到班级群发布的缴费消息时,家长不要急于汇款,一定要通过电话或视频向班主任核实清楚情况,同时老师们应定时核查群成员身份,对身份存疑人员要尽快清除出群,并开启入群验证功能,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班级群。
声称孩子出事受伤诈骗。诈骗分子以校方、老师身份打电话给学生家长,谎称孩子因受伤、生病住院需要缴纳医疗费用,要求家长向指定账户汇款。当家长听到孩子发生意外的消息后,多会惊慌失措,在没有核实事情真相的情况下,为防止耽误孩子的治疗,会产生尽快支付治疗费的心理,从而转账受骗。
反诈提示:家长接到类似电话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如果一时无法判断真假,可以先联系学校老师或孩子确认情况,如果联系不上学校老师,可以直接到学校核实,或者到医院急诊室询问情况,千万不要贸然转账。
校园贷诈骗。这类诈骗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群体。诈骗分子常以“免抵押、低利息、快速放款”为噱头吸引学生贷款,进而骗取押金、保证金、解冻金等虚假贷款类诈骗;或者是冒充网贷、互联网金融平台客服声称其注册过贷款,必须注销账户否则影响个人征信。指引事主前往各大借贷平台“清空贷款额度”,实为借贷后向骗子的指定账户转账的虚假征信类诈骗。
反诈提示:各位同学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坚决抵制网络借贷。谨记征信记录无法人为修改或注销,如对征信记录存有异议,可通过正规金融渠道咨询,不要相信互联网平台所谓注销征信记录的各类骗术。
电商客服物流诈骗。骗子冒充电商、物流客服人员给学生打电话,准确说出学生的购物信息和个人信息,骗取信任。他们会以网购平台系统升级造成订单丢失、支付失败等原因,诱骗受害者交出银行卡号、密码或登录钓鱼网站,骗取或盗取资金。
反诈提示:如接到自称“店铺客服”“卖家”的陌生电话,并提出网络商品有质量问题或丢失可以理赔的,一定要提高警惕,请通过官方客服平台进行咨询确认。不要轻易向陌生人转账,不要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
未成年人要从小提升防范意识
“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鉴别人民币的真伪吗?生活中,有哪些针对未成年人的诈骗陷阱?”近日,在金普新区大魏家街道前石村假日学校的活动室里,浦发银行大连分行负责消费者保护工作的庄俊彦客串了一次“老师”,他用生动的事例给孩子们讲解金融知识,着重给孩子们讲解了当下针对未成年人的各种诈骗陷阱,如中奖圈套,通过免费抽奖、领红包等方式诱骗未成年人;游戏圈套,以免费发放游戏装备为幌子,诱导青少年扫描二维码达到诈骗目的;追星圈套,利用孩子们对偶像的好奇与向往,通过社交平台投送所谓“明星联系方式”,骗取青少年个人及家长的信息,并以缴纳审查保证金等理由要求扫码支付转账等。
庄俊彦提醒孩子们从小就要学会防范金融风险,不要随便通过陌生人的好友申请,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保护好个人及家庭信息,遇到问题,一定要第一时间和父母、老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