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热讯!《凤翔花舞 百鸟和鸣》获金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第十三届“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落幕。扬州艺人杨本梅领衔创作的大型半立体挂屏《凤翔花舞 百鸟和鸣》荣获大赛金奖。该作品由绒花、通草花非遗技艺完美结合,精心制作而成。
双料非遗 完美结合精彩呈现
《凤翔花舞 百鸟和鸣》展现的是百鸟朝凤。画面上的鸟采用非遗技艺制成,无论是凤凰的羽彩,还是鸳鸯的朵彩,包括腹部的绒羽,皆达乱真之效。
杨本梅告诉记者:“各种花卉都是采用通草花技艺,以木制花,造出真花之样。而凤凰、黄鹂等各种栩栩如生的鸟儿,则是用绒花制成。”
为让造型逼真,杨本梅辗转瘦西湖、何园、个园、蜀冈西峰等处,观察并拍照记录。她还在家中养花养鸟,反复揣摩。“做绒花的过程相当繁复,约有十道工序,染绒、劈绒、下条、搓捻、打尖、熨烫、传花、粘花等,关键在于专注。” 杨本梅说。
三年乃成 传统非遗的新路径
杨本梅十九岁进扬州制花厂,拜老艺人王继康为师,学做绒花。1994年离开制花厂,创建了扬州德盛工艺品有限公司,在继承传统制作技艺的基础上,不断研发创新。绒花、通草花制作本是互不相干的独立门类,杨本梅大胆革新,将两项非遗技艺完美结合在一幅作品中。
《凤翔花舞 百鸟和鸣》从2020年开始创作,历经3年方才问世。在此之前,杨本梅在绒花制作大型作品方面已进行了大胆探索。2014年,为纪念扬州2500周年城庆,杨本梅用绒花非遗技艺表现人文建筑及花鸟树木之类,完成了大型绒花非遗技艺半挂屏作品《五亭春韵》。这件带有扬州城市地标特质的作品,获2015百花杯工艺美术精品展银奖。
杨本梅已为绒花与通草花两项技艺传承付出了大半生的心血。她说:“艺无止境,我这辈子注定要与绒花和通草花为伴,让这两项传统非遗工艺绽放出永久的人文魅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