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聚焦 >

“追星”追进骗局 这些骗子盯上孩子

暑假期间,孩子们有更多机会接触网络,部分家长对此并不在意。殊不知,诈骗分子也为孩子们“量身定制”了各类骗局。特别是未成年人加入追星行列,不少骗子嗅到了“商机”,以警察或律师等名义对学生进行诈骗。记者从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了解到,7月至今我市发生了6起这样的骗局,受害人共计损失10余万元。警方表示,学校、家长要注意教育引导未成年人理智追星,家长不要轻易将手机支付密码、锁屏密码等告知未成年人,对未成年人使用手机应加强管理。

案例1


【资料图】

追星惹上隐私侵权?女孩配合“调查”落入陷阱

暑假的一天,宝应13岁女生小玥使用妈妈手机浏览某视频软件时,无意间看到了网友在评论区发布偶像王某某的QQ号。小玥立即使用妈妈的QQ号申请添加为好友。成为好友不久后,对方账号便发来视频,称小玥侵犯了明星王某某的个人隐私,“这些东西都是你泄露的,后果很严重。”对方强词夺理,要求小玥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否则其QQ绑定的银行卡马上会被冻结。小玥顿时慌了神,一时间不知该怎么办。

对方紧接着又表示,只要小玥扫描其发来的二维码转账,他们查看流水没问题后会全额退回,这件事情就结束了。担心父母知道后责备自己,小玥未将此事告知父母,便在对方的引导下用妈妈手机扫码转账4000元。数分钟后,对方表示事情已经得到妥善解决,只要删除聊天记录、转账记录就可以了,并且不能告诉家人。

当晚,小玥妈妈查看手机时发现账上余额变少了,询问后才知道女儿遭遇了电信诈骗,迅速报了警。

案例2

领明星周边进假粉丝群,轻信账户冻结被骗6万元

几天前,邗江区14岁女孩小颖在家中刷视频时,看到一个关于“某少年团”的视频,视频第一张图片是“某少年团”的周边,并且配文说可以加QQ群免费送。于是小颖扫描图片上的二维码加了QQ群。之后QQ群里的管理员发来消息称,向指定的中国红十字会账户转账3.99元,可以免费领取周边和1888元红包。谁料,小颖用微信扫码转了3.99元后,QQ群管理员发来一张显示账户异常的截图,称由于小颖是未成年人转账,导致红十字会账户被冻结,如不解冻会产生滞纳金。“你那边付款导致我这边红十字会账户冻结了,红十字会明天要给贫困地区捐款,现在必须要激活完成才可以。”对方不断催促小颖,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小颖立即转账,这样账户才能解冻,“问题解决后,你转账的钱会原路退回。”小颖被吓得不知所措,便按照对方的要求,偷偷拿了妈妈的手机转账6万元并且删除转账记录。待爸爸回家了解情况后,才意识到女儿被骗了,于是报警。

案件分析

暑期已发生6起追星骗局,这类诈骗专盯未成年人

近期,警方接到多起冒充律师以侵犯明星隐私为由实施诈骗,或者冒充明星粉丝群以发布粉丝福利为幌子实施诈骗的案件,受害人均是未成年人。

民警介绍,这种冒充明星的骗局中,骗子利用涉世未深的学生追星族对偶像的喜爱,编织出一个个谎言。当前正值暑期,学生们独处的时间相对宽裕,在没有人提醒、监督的情况下,一些未成年人容易因盲目追星上当受骗。

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介绍,从7月至今,我市已经发生了6起追星骗局,受害人的损失共计10余万元。

“诱导和恐吓是诈骗分子诈骗未成年人时的惯用伎俩。”民警告诉记者,一听父母要被抓走或银行卡被冻结,很多孩子便会慌了手脚,再加上担心父母知道此事后训斥自己,便瞒着父母,在骗子的诱导下,一步步进入圈套。 通讯员 杭恩宇 记者 黄静

警方提醒

盲目追星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家长应加强管理

冒充特定身份类诈骗一直屡见不鲜,如何提高未成年人识别防范此类诈骗的能力至关重要。“父母的银行卡、支付宝等是骗子瞄准的目标。”民警提醒市民,“孩子心智尚未成熟,不要将银行卡、支付宝的支付密码及其他敏感信息告诉他们,也不要将银行卡等绑定在孩子手机上,更不要将有支付功能的手机交给他们。

警方呼吁,家长平时要多向孩子普及电信诈骗知识,告诉他们不要随便点击不明链接、不私自扫描二维码,更不要相信“免费”领取游戏皮肤、明星周边等信息。同时,对手机中的应用软件多加核实,避免孩子随意下载陌生软件,造成财产损失。

“家长应尽量对孩子保持足够关注,引导他们理性追星、自我保护。”民警表示,未成年人涉世未深,家长一定要多加看护,多花时间陪伴。诈骗分子的骗术虽然一直在更新迭代,但核心不变,那就是利用人性的弱点,编造各种理由让人转账汇款,所以提高警惕才是硬道理。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