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代理公司的唯利是图 “童话大王”不该被侵权绊倒
12月15日,66岁的“童话大王”郑渊洁宣布要停止写作,拿出全部精力去维权。据介绍,他笔下具有高知名度的童话角色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等,被一些商家恶意抢注,目前共有672个侵犯他知识产权的商标。在《郑渊洁写给三个商标的一封信》中,他专门提到皮皮鲁、童话大王、舒克三个商标“利用法律的不完善、审查人员的失职、商标代理公司的唯利是图以及相关机构可能存在的寻租空间,让我用了32年维权依然不能成功。”
郑渊洁创作的童话故事引人入胜,作品影响了几代青少年。身为作者,郑渊洁无疑更加珍视这些文学形象的价值和美誉。当郑渊洁目睹笔下一个个童趣盎然的角色,摇身一变成了现实货架上的小吃名称、电商平台的服饰品牌,被商家招呼不打地占为己用,堂而皇之地大搞商业开发,不解和愤怒自在情理之中。
在发布停刊消息之前,郑渊洁的维权之路已走了多年。让他无奈的是,一个被抢注的餐厅商标历经14年维权后,才回到名下;某公司未经他授权注册舒克贝塔商标用于售卖鼠粮,他用了9年时间才维权成功……郑渊洁创作的童话主人公具有较强的独创性和显著性,按说侵权事实不难认定,维权不该如此艰辛。虽然判决结果必须依据法律条文而非郑渊洁的个人要求,但是为什么有的被抢注的商标能判定侵权而有的不能?显然需要官方更多的答疑解惑。14年维权才终于胜诉,说明作者维权之难,也说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事业任重道远。
商标恶意抢注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商标申请的制定规范,是为了保护商标专用权和知识产权;因利益驱使的病态抢注,则与保护商标的目的背道而驰。出刊36年的《童话大王》因作者维权停刊,这是一个令人伤心的故事。希望像“童话大王”一样坚持维权的人,最终能收获一个既合情合理,又契合法律精神的圆满答复。毕竟,该终结的,是侵权而非童话。(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