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世界速递!烟花爆竹“禁改限”,彰显治理人性化


(资料图)

原标题:烟花爆竹“禁改限”,彰显治理人性化

1月17日晚,郑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强2023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的通告》,划定除夕等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1月18日澎湃新闻)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不少地方政府对环境污染加强了治理力度。燃放烟花爆竹,不仅会在短期内带来空气和噪声污染,而且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如容易造成火灾和人身伤害。不少地方对烟花爆竹采取禁燃禁放的态度,理由很充分。

但也要看到,我国民间在重大节日等节点有燃放烟花爆竹的传统,这样的传统根深蒂固,代代传承,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已经传承了二千多年,尤其是在春节这样特殊的时间节点,不少公众早已习惯了在爆竹声中迎来新年。没有爆竹声,会让不少人感觉不到“年味”。还要看到,汽车尾气、工业污染等等,才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而非在春节等节假日集中燃放的烟花爆竹。

一些地方开始权衡民风民俗与民众安全、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在两者间寻找平衡点,对烟花爆竹由“放”到“禁”到“限” ,这体现了政府管理的与时俱进,体现了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1月17日召开的公安部党委(扩大)会议也指出:要引导群众合规燃放、文明燃放烟花爆竹。此次郑州在春节前改“禁放”为“限放”,划定除夕等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赢得了当地民众的喝彩。

这样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哪些区域可以适当“放”,哪些区域又适当“限”?各地不应简单“抄作业”,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订相应政策,进行科学决策。比如像一些地广人稀的农村地区,就没有太大必要完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各地对于燃放烟花爆竹问题,不宜简单实行“一刀切”的管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安排。要尽最大努力满足公众对“年味”的精神需求,兼顾民风民俗与现代社会治理。

当然,烟花爆竹有诸多副作用,与现代文明相冲突,对烟花爆竹的燃放不能采取完全“纵容”的态度,而更应该加强宣传教育,让人认识到烟花爆竹、香烛纸钱等“过时事物”的危害,让公众慢慢减少对它们的依赖,还可以通过开展春节灯会、鲜花祭祀等科学环保的方式来移风易俗,引导公众自觉远离烟花爆竹、香烛纸钱等“过时事物”。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吐槽“年味”越来越淡。弘扬春节等传统习俗,有利于增强国人的民族认同感与凝聚力,也是在满足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对此,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加大宣传与引导,不仅不应干涉各种正当的民俗活动,还应予以支持。比如一些地方民众有年前熏腊肉的风俗习惯,这带来了火灾隐患和空气污染,有地方就为民众提供集中熏制点等等。烟花爆竹“禁改限”、腊肉集中熏制点等,这些精细化治理的做法,彰显了治理人性化与现代化,值得肯定与推广。(戴先任)

标签: 环境污染 香烛纸钱 烟花爆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