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 >

Pebble Steel智能手表评测

Android Wear 手表陆续开始在各国上市了,但它对智能手表市场的冲击还有待观察。在此之前,来自大厂而又比较知名的智能手表包括 Samsung Galaxy Gear / Gear 系列以及 Sony SmartWatch 系列,不过它们基本上只是有知名度,但又没有得到很好的口碑。相反,Pebble 公司用从 Kickstarter 集得资金所推出的 Pebble(第一代)却同时得到知名度和口碑。在今年的年初他们推出了 Pebble Steel,直接点说,它是一款「商务级」的 Pebble,跟 Pebble US$150 的价格相比,Pebble SteelUS$249 之价足足贵了 US$99 之多;所以由「经济级」升至「商务级」当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如想深入了解这款手表的话,那就请继续阅读我们的评测吧。

包装

要看一件产品的方向,其实可以先从它的包装看起。第一代 Pebble(下称 Pebble)有两款纸盒包装,一款是扁长形,另一款是接近正方形的;两者都没有昂贵的感觉,后者更可以被直接挂在零售架上,给人的感觉就是像廉价耳机那样随手可买。相反,Pebble Steel(下称 Steel)的包装则严肃得多,采用了一个厚大的长方形盒,而且表面更采用了黑灰色的仿皮,不用多说也知道这样的设计是希望摆脱「这是一件普通电子产品」的印象,走精品路线。Pebble 的塑料感强,玩味较高,但 Steel 则像一款普通的金属手表,相信就算经常穿西装上班的人士也会乐意戴起它。在打开之后,可以见到跟皮制表带连在一起的 Steel 表面在左边露出,右边则有简单的连接手机说明和内藏暗格,用于放置金属表带、换表带工具、磁力充电器和说明书。

外观

Steel 跟 Pebble 相比,设计和用料都显得更有贵气。Steel 用上金属表身和 Gorilla Glass 2 覆盖的屏幕,有黑色和银色版本,而我们取得的是黑色版,虽然手感有点像黑色的 iPhone 5,不过 Steel 的色调更深。表身不只是换换用料这么简单,Steel 换上了一个较方形的设计,而且表身在屏幕尺寸(1.26 吋,168 x 144)不变之下缩小了,虽然屏幕是很小,不过换上了 Steel 这个尺寸的机身则显得正常一点。Steel 的正面还加上了 Pebble 公司标志和一个 LED 提示灯,相信加上标志的举动是希望加强人们对这个品牌的认识,而加入 LED 提示灯则当然是用作通知之用,但目前能够让这个提示灯亮起就只有充电的时候;不知道 Pebble 公司在何时才会开放给其他 app 使用呢?

另外,现在 Steel 已经不再使用随手可得的 22mm 规格表带了,他们换上了一个三爪式的连接机关。虽然 Pebble 公司已经将这个自家的规格公开,让人以此为基础来制造表带,不过这个变化的确依然令人失望和费解。Pebble 公司没有透露做出这个改动的原因,不过有可能是他们希望建立自家标准,在未来推出一个集中 Pebble 表带贩卖的线上商店,让第三方的设计者将表带放上去卖,Pebble 公司则从中抽取利润。

幸好,换表带的过程很简单,只要将机关的螺丝转出来就可以将表带脱离了。随盒附送了皮制表带和金属表带,两者相较之下,一定是戴上皮制表带比较舒服,不过由于本人属于户外型,常常跑步和远足,所以在评测期间还是多用金属表带,因为它比皮带更易弄干。用金属表带虽然有上述好处,不过作为一位手毛较长的男士,本人在用金属表带之时间中会被金属关节卡痛了,不过这不是 Steel 的错,而是所有金属表带共有的问题。在换表带时比较不方便的是,这款金属表带的扣口并没有用于调整长度的小洞,所以要改变长度的话,必需用工具装上或取出其中一些关节。

Steel 依然像 Pebble 那样有 5ATM(50 米)的防水功能,不过 Pebble 公司注明 Steel「只有」在换上金属表带的情况下防水,但是否防水完全是视乎表身设计,Pebble 公司有这样的声明大概是因为水是皮具的天敌。用户当然可以在每次弄湿皮制表带后把它晒干和风干,但这样会减低皮制表带的耐用度。机身的另一个变化就是换上了新的磁力充电口,换言之本来已有 Pebble 的用户是不能将两款手表的充电器互换的啊。在硬件上,万变中的不变除了是屏幕之外,就只有机身按键布局,旧有 Pebble 用户不需要重新适应。

设定及 Pebble OS

Steel 所用的表身和表带跟 Pebble 完全不一样,不过所运行的操作系统是完全一样的,评测期间 Steel 所运行的是当时最新版的 v2.3 固件。在 Steel 推出之后,Pebble 公司同期推出了一个全新的 Pebble 手机 app,重点就是在里面加入一个官方运营的程序和表面商店,让 Pebble 手表的用户不用再自行在网上找寻程序和表面,可算是 Pebble app 有史以来的最大进步。

本人所用的 Pebble app 为 iOS 版,与 Android 版的功能大同小异。在打开 Pebble app 之后,大家可以在左边的导航栏中看到手表跟手机的连线状态、「My Pebble」、「Get Watchfaces」和「Get Apps」这四个栏目。第一个的功能不用多说,「My Pebble」会显示手表上面安装了什么 app,同时最多可以安装八个,用户也可以在这个栏目中更改程序设定或是将程序卸载。Pebble 的细心之处,就是在同一界面的下半设立了一个名为 Locker 的位置,在这里用户可以看到自己在过往安装过什么已被卸载的程序,在有必要时可以即时重新安装,但如果你觉得有些程序根本不会再安装的话,还是可以将它放到垃圾桶,使其不再在这个栏目中出现。

「Get Watchfaces」和「Get Apps」分别是下载 Watchface(表面)和程序的分目,它们里面的搜索功能是可以选择只搜索表面或是程序,很方便的设计。不过在这里有一个建议给 Pebble 公司,就是可以考虑加入一个将支持 iOS、支持 Android 或是两者皆支持的程序分隔的过滤键,这样不同平台的用户在找程序之时就可以更方便。

在初次使用 Pebble 或是 Pebble Steel 之时,用户必先在手机下载 Pebble app 来经蓝牙配对和激活手表的,如果没有经历这个步骤的话,手表是不可能被正常使用的。不过,就两次初始激活 Steel 的经验来说(因为曾经回复原厂设定一次),每次在初始蓝牙配对之时总是有点障碍,得重新尝试几次才行。另外,在成功连接之后用户还需要打开 Pebble app,然后按下「Setup Notifications」这个设定通知推送的键,同样地,在做这个步骤之时总是会配对失败几次,有一次更需要在手机上将 Steel 从蓝牙设备配对记录中忘掉,重新配对才行。所以,Pebble 公司真的有需要改善一下 Steel 的蓝牙连接能力,或通过 Pebble app 的更新来改进蓝牙配对稳定性。

好了,在埋怨蓝牙配对问题之后,是时候真正说说操作吧。上文提过,Steel 跟 Pebble 的操作方法是没有分别,当大家要从表面进入功能表之时,就按右边中间那个键(点选键),上下两个键则作为上下导航键,想返回上一版则按左边唯一一个键(返回键);操作的逻辑很简单。Pebble OS 预载的程序包括设定(Settings)、音乐(Music)、通知(Notifications)、表面(Watchfaces)以及闹钟(Alarm),它们的名字已经代表了它们的功能,不过值得特别讲解的就是通知和音乐程序。

通知方面,有一个很不幸的消息要告诉对 Pebble OS 认识不多的华人读者听,就是 Pebble OS 除了没有中文界面之外,也不支持显示中文通知。当收到中文通知之时,Pebble OS 只会以长方形来代表中文字 -- 如果有三个中文字,就会显示三个长方形。而且,使用 WhatsApp 的人都很喜欢加入 emoji 表情符号,不过 Pebble OS 同样不原生支持。针对这些问题,用户唯有自行在 Pebble appstore 中下载外挂了,中文显示方面,Android 的用户可以直接下载 PebbleNoti,而 iOS 则麻烦一点。在商店中最受欢迎的 iOS 中文显示程序包括 YaNC 和 PebbleCC,可惜 YaNC 在下载之后不能正常运作,而 Pebble CC 则需要配合只能在已越狱 iPhone 上下载的 PebbleCC 程序才可以运作。Emoji 方面,Pebble 程序商店上只有支持 Android 手机的 emoji 外挂程序,iOS 用户只能期望未来会有开发者主动开发了。

目前在大中华地区中,就只有香港是有 Pebble 授权代理。虽然土生土长的香港人都可以至少明白基本的英文,所以界面用英文问题不大,只是香港人在日常沟通依然多用中文,所以 Pebble OS 的通知功能不支持中文实是有点麻烦。所以,我们可以在香港代理的 Facebook 专页中,轻易看到有香港用户问 Pebble 何时才会支持中文,当中更有人指出因为 Pebble 不支持中文而将之放弃。如想加强 Pebble 在香港的渗透率,以及打入其他中文市场的话,支持中文显示是不少得的啊。

音乐程序方面,虽然大家可以在手表上控制音乐播放、暂停、跳到上一首或下一首歌,以及调整音量。不过最大的不方便就是不能通过按着用上下键来快进和快退,还是要将手机拿出来才行;也希望 Pebble OS 未来会补上这个功能啊。

Pebble OS App

据Engadget指出,年初之时已经有超过 6,000 位开发者向 Pebble 注册,Pebble appstore 在当时已有超过 1,000 个程序上架,换言之程序已经可算是用之不尽,而且当中不乏知名的 app,例如 Foursquare、RunKeeper和 Evernote 等。不过在下载表面和程序之时,发现有时两者的界线会有点模糊。表面主要功用是用来显示时间和日期,不过有些程序不但设计得像一个表面,更有比普通表面更多的功能。就以一个名为 Pebble Cards 的 app 为例,它只能在 appstore 里找到,下载之后出现在手机 Pebble app 的表面页中,但在手表上看却是一个程序(身份混乱)。加上,它在打开之后根本就是一个表面,用户可以按上下键来查看天气、日出日落时间和电池剩余百分比等信息,不过按返回键就会回到一个真正的表面页,换言之 Pebble Cards 是不能长驻在 Pebble 的首页中。

相反,一个普通的表面却不能提供如此的「更多信息」功能,因为在表面页按上下键就只会换成其他已下载的表面,站在花心的人的角度看,这种切换表面方法的确是方便,但是...... 有必要这么方便吗?很想跟 Pebble 说,不如将 Pebble Cards 这种操作方法带到普通的表面吧。另外,有一项事情是需要特别提一下的,就是在 Steel 上打开程序页往往需要两至三秒,反而是开机时间就只需要少于两秒而已...... 设备的开机时间长一点是现代人已经习惯的事,但在开机之后打开一个功能表也要用两三秒,看似很短,实是很长了。

使用习惯

智能手表是一个在这两年才冒起的名词,其实它到底代表什么还没有一个很统一的定义。对本人而言,智能手表暂时只是一个懂得将手机信息推送到自身屏幕上的蓝牙接收器而已,Steel 的功能亦然。自从取得 Steel 之后,除了用来看时间、天气和快速阅读通知之外,本人最常用的第三方 Pebble app 就是 RunKeeper。它必需配合手机版 RunKeeper使用,功能就是将跑步和其他运动的数据推送到 Steel 手表的屏幕上,用户在停下来之时可以按一下选取键,将进度计算功能暂停。

跟很多产品一样,在 Steel 一段时间之后它就慢慢地融入生活当中,除了作为一个显示 RunKeeper 数据的小屏幕之外,Steel 还充当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将手机上的通知一一显示了。现代手机控都有一个通病,就是间中会拿手机出来查看有没有人找自己,或是在手机震动或响起之时,立即拿出手机看看是谁找你。作为一个传媒,收到电子邮件(例如新闻稿)的频密程度一定会比普通人多,而且现代人已经不喜欢打电话,别人要找你宁可经过 WhatsApp 等即时通讯软件。所以,很多人日常生活都会有很多手机通知,但不是每一个都有需要、有必要或是想即时回复,这时候就是提起 Steel 看看到底是什么通知的时候了。如果只是一些不重要的消息,那就可以在不用拿出手机的情况下决定要不要回复,如果是重要的话,那就当然拿出手机回复吧;这个功能特别有助常常将手机放入包包中的女生们。顺带一提,Steel 的通知震动真的很强,甚至可以听到来自马达的声音,而它的 e-paper 屏幕在阳光之下的可读性实在很好。

Steel 懂得把通知推送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大家启动手机屏幕的次数会随之减少,有助增加屏幕和按键的寿命。续航力方面,Pebble 公司指出 Steel 的电池每充完一次大概可以用到 5 至 7 日,不过上文已提过作为一位传媒会收到特别多的电子邮件,而且平常也有很多 WhatsApp 的通知,所以对个人来说,充一次电大概能够用 4 天左右吧;相信普通用户的 Steel 可以支持更久。可是,由于 Steel 用了一个独有的磁力充电埠,如果用户需要远行的话就一定要带它一起走,不然它在几日后就会变成手腕上的废铁了。这也带来了遗失的忧虑,现在可穿戴式设备的市场就像黑白手机年代那样,每间厂商都有自己的充电埠,各自为政,最终受难的就是用户,很期待可穿戴式设备界别会有得出共同标准的一日,就如 micro-USB 成为非 Apple 手机充电埠标准那样。

结语

除了原生不支持显示中文之外,Pebble Steel 是一款以现今标准来说很称职的智能手表,因为目前智能手表的标准就在准确报时之余,还能够将手机上的信息和通知推送到表上的屏幕上,也能运行一些简单的 app。不过随着可穿戴设备的风潮越来越强,以及 Android Wear 这位来自 Google 的强敌推出,相信未来智能手表的功能一定不只有这些。跟 Android Wear 这个明显的对手相比,Steel 和 Pebble 的缺点就是只有一个低分辨率的黑白色屏幕,以及不支持触控操作。或许会有人喜欢这种返回基本的操作方式,不过喜欢彩色又细致的屏幕之用户可能会更多,看看 Moto 360 真机正式向世人展示后所引来的正面反应就知了。

Pebble 公司的下一代产品会是如何的确很难猜度,不过肯定的是,他们要做的不只是换换表身和包装盒这么简单。要在多变的科技界里生存,必需持续进步,不是每一间公司都可以像 Apple 那样,花两年时间才设计出一部全新旗舰级手机但又无惧倒闭 -- 只因他们是 Apple,不是 Pebble。

标签: 智能手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