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漫 >

环球微速讯:【中国奇谭-小妖怪的夏天】从心理学角度解析派遣理论、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去个体化

大家好,我是草莓酱,今天想来聊聊中国奇谭《小妖怪的夏天》篇,这里面其实蕴含了一些社会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的观点。


(资料图)

一、原生家庭——派遣理论

我们可以看到小猪妖出生在一个母亲与多兄弟的底层普通家庭,他是被大王选中干活的人,母亲很骄傲小猪妖被大王选中,祖上三代终于出了人才。我们从小猪妖母亲能看到,她是广大中国母亲的一个浓缩,望子成龙,家族寄予众望。

这里我们要提到一个派遣理论。

父母亲养育孩子就好比培养战士,孩子长大了,等到了一定的时候,就要派出去执行任务,这就是派遣。孩子长大以后离开家执行任务、完成使命,去延续生物学的生命以及家族的社会理想。这里寄托着的是家族对子女完成任务的期待。

从这里开始,我们可以代入自己,从不同的家庭来到大城市或者返回家乡工作,进入了一个自己还认为不错的公司,面临了画大饼阶段。

二、执行任务阶段——目标设置理论

众小妖被大王聚集,大王宣布活捉唐僧,表现有功的可以喝到一勺唐僧肉汤。随后以小猪妖、小乌鸦妖为主的妖怪们便开始做一千支箭、捡火柴等等越来越高难度的任务。

这涉及到管理心理学“目标设置理论”, 目标设置理论是强调设置目标会影响激励水平和工作绩效的理论,由美国学者洛克(EdwinLocke)于1967年提出。

目标设置理论认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成动机,使人们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把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实现目标。这种使需要转化为动机,再由动机支配行动以达成目标的过程就是目标激励。

三、羽箭——“去个体化”

刚步入社会的我们像小猪妖一样,被画的大饼吸引下开始努力干活。

在第一天,聪明伶俐的小猪妖在作箭时,主动创新发明了能飞得更远的羽箭,但发号施令的熊领导一把折断了箭,要求按照他所说的重做。

这其实在我们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的一幕,这里涉及到社会心理学“去个体化”的概念。

去个体化是由社会心理学家费思廷格(Festinger)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为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做去个体化。

去个体化包含着几个特征,群体规模,匿名性,责任分散等等。

这个在一些集体化的公司,传销、邪教组织都会经常看到,当然我们也可以经常在控制欲比较强的领导或者能力差不允许下属超过自己的领导身上发现同样的问题。

好了,到了这一步,我们进了公司铆足劲努力干活,既然得不到认可,那后续会变成怎么样?

四、领导角度——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

当熊领导又要求晚上砍柴一千斤,此刻两小妖,小猪妖提出馊主意,去抢。我们上面提到的去个体化在这里已经展现的清楚,他们觉得自己是妖,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随后更高一层的领导白狼认出乌鸦擅闯秘地被带走了,一把烧掉了采集了一晚上的柴火,重新要求两千斤山胡桃木。

那我们从领导视角来看,并不是每一个进来的妖就是这样,他们是如何形成一层层剥削,这里我们要提到经典的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

参与者被告知这是一项关于“体罚对于学习行为的效用”的实验,并被告知自身将扮演“老师”的角色,以教导隔壁房间的另一位参与者——“学生”,然而学生事实上是由实验人员所假冒的。

参与者将被告知,他被随机挑选为担任“老师”,并获得了一张“答案卷”。实验小组并向他说明隔壁被挑选为“学生”的参与者也拿到了一张“题目卷”。但事实上两张纸都是“答案卷”,而所有真正的参与者都是“老师”。“老师”和“学生”分处不同房间,他们不能看到对方,但能隔着墙壁以声音互相沟通。有一位参与者甚至被事先告知隔壁参与者患有心脏疾病。

“老师”被给予一具据称从45伏特起跳的电击控制器,控制器连结至一具发电机,并被告知这具控制器能使隔壁的“学生”受到电击。“老师”所取得的答案卷上列出了一些搭配好的单字,而“老师”的任务便是教导隔壁的“学生”。老师会逐一朗读这些单字配对给学生听,朗读完毕后老师会开始考试,每个单字配对会念出四个单字选项让学生作答,学生会按下按钮以指出正确答案。如果学生答对了,老师会继续测验其他单字。如果学生答错了,老师会对学生施以电击,每逢作答错误,电击的伏特数也会随之提升。

参与者相信,学生每次作答错误会真的遭到电击,但事实上并没有电击产生。在隔壁房间里,由实验人员所假冒的学生打开录音机,录音机会搭配着发电机的动作而播放预先录制的尖叫声,随着电击伏特数提升也会有更为惊人的尖叫声。当伏特数提升到一定程度后,假冒的学生会开始敲打墙壁,而在敲打墙壁数次后则会开始抱怨他患有心脏疾病。接下来当伏特数继续提升一定程度后,学生将会突然保持沉默,停止作答、并停止尖叫和其他反应。

若是参与者表示想要停止实验时,实验人员会依以下顺序这样子回复他:

1. 请继续。

2. 这个实验需要你继续进行,请继续。

3. 你继续进行是必要的。

4. 你没有选择,你必须继续。

结果在米尔格伦的第一次实验中,百分之65(40人中的26人)的参与者都达到了最大的450伏特惩罚,调查发现当时的参与者中有84%称他们感觉“高兴”或“非常高兴”参与了这项实验,15%参与者选择中立态度。

这个实验的真正目的,开始于纳粹分子阿道夫·艾希曼被抓回耶路撒冷审判(1961),被判死刑(1962)后的一年(1963)。米尔格伦设计了这个实验,便是为了测试“艾希曼以及其他千百万名参与了犹太人大屠杀的纳粹追随者,有没有可能只是单纯地服从了上级的命令呢?我们能称呼他们为大屠杀的凶手吗?”米尔格伦为整个实验过程和其结果录制了纪录片,纪录片名便是《服从》。

那引起服从的因素,也可以归为与受害者的情感距离,参与者是看不到受害者表情,权威的接近性与正当性、机构的权威性、群体影响等等,说完大家大概能够明白那些大屠杀是怎么回事了。

那我们可以通过其中一个参与者的反馈来理解。

六年后(也就是越战规模最大的时期),其中一个前参与者与米尔格伦联系,表示为何他们会感觉“高兴”参与了这项实验:

“1964年当我在进行实验时,虽然我相信我是在伤害某个人,但我完全不晓得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当人们根据他们自己所信仰的事物并顺从地服从权力者行动时,很少人会意识到这点...请允许我这样认为,我被权力机关征召入伍,而这将会让我做出一些连我自己都会害怕的坏事. ... 如果我拒绝服兵役的良心申请(Conscientious Objector)不被权力机关所批准,我已经准备因此而去坐牢,这对我的良心而言是唯一的选择。我唯一的希望,是我那些同样被征召的伙伴们也能如此发挥他们的良心...”

五、集体中的自我成长——麦克利兰冰山模型

在这样众小妖服从的基础上,小猪妖被委派了重要任务买香料,他也在此趟路途中听到说书人讲的西游记师徒四人,对这四个盖世英雄产生了不同的情感,唐僧慈悲为怀,苦度众生。尤其是听到孙悟空也是妖怪后,小猪妖内心产生了“大王所做的事并不是对的”“他并不是理所当然就应该呆在妖群”“原来作为妖并不一定要做个坏妖”“我要离开浪浪山”,为后续脱离背叛妖群铺垫了伏笔。

这里我们用麦克利兰冰山模型来理解。

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表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

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那我们通过这个冰山模型可以看到,小猪妖在被公司压榨过程中,发展出了冰山下潜在的能力,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自我形象有了改变的想法,重塑了我想做个好妖。这是在群体中的自我成长。

这个能力因人而异,有些人能够迅速地通过挫折与任务迅速发展,有些人可能察觉得缓慢些,这跟早年的自我成长和成长环境也是相关的。

六、双重反转——正义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最后高光时刻,也是我挺喜欢的部分,来自结尾的双反转。

小猪妖彻底觉醒后,想要寻找内心的正义,当他狂奔向唐僧师徒四人时,命运扭转即在眼前之时,却被孙悟空当成妖一棒子打死了,母亲嘱咐多喝水的小葫芦流淌着水。

这里看到的时候还挺心酸,小猪妖燃起的一个小希望被砸碎,就像我们每个怀揣着希望进入社会,却在各种pua,画大饼,挫折坎坷,妖魔鬼怪的压榨下,前途坎坷、理想破灭、自我怀疑、失去信心,甚至连躺平都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压力。

当最后一幕孙悟空解释并未打死猪妖,他这个举动是为了保护小猪妖,这一刻确实非常治愈内心。希望每一个身陷困境的我们,虽然我们被现实的假象丧失了希望,但再坚持一下,怀抱希望,相信那一句。

“正义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标签: 社会心理学 不同的家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