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调整网银转账、网上支付交易限额
随着智能手机、移动支付、电商等新事物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银行卡绑定支付宝、微信等软件进行支付。近日,多家银行下调线上业务相关交易限额,银行机构正在不断加大对个人账户的管理力度。
多家银行调整网银转账、网上支付交易限额
近期,农业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银行纷纷发布公告,将对部分客户个人网银及掌银转账限额或网上支付交易限额进行调整,下调部分客户的线上业务相关的交易限额,包括线上转账限额、网上支付限额、非柜面交易限额(含线上转账和网上支付等)。
如农行发布公告表示,近期电信网络诈骗频发,为保障客户账户和资金安全,落实监管规定,将陆续对部分用户个人网银及掌银转账限额进行调整。如用户需要提升线上转账限额,要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和银行卡,前往网点办理。
光大银行也发布公告称,自2022年5月12日起,将通过光大银行支付平台完成的网上支付交易默认单笔限额及单日限额本次统一调整为10000元人民币。用户可通过该行“阳光惠生活APP”中的“交易限额设置”及客服渠道自主修改网上支付交易限额。浦发银行也发布公告,为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部分分行将根据账户使用情况,适当调整个人银行结算账户非柜面业务限额,包括转账、支付、消费、缴费等。
限额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风险
为何银行要出手调整交易限额?记者了解到,银行针对相关账户的限额工作主要是为了落实相关要求,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风险,保障客户账户资金安全。
“线上业务限额过大,万一遭遇‘钓鱼网站’,可能面临大额资金财产损失风险。下调限额能有效降低潜在风险,更好保护广大客户财产安全。”扬城一家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不过,该负责人也表示,此次的调整对象大部分都是长期不交易或交易额极小的账户,“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同时办理了多张银行卡,其中有些卡片因为利用率低成为‘睡眠卡’。这些‘睡眠卡’会无形中成为不法分子实施电信欺诈的重要工具,对社会和个人带来极大危害。对于银行来说,闲置的卡片太多也不利于日常管理,闲置卡片可能也会给违法的交易转账提供载体。通过对这部分群体账户转账、支付进行限额设定,有利于减少银行卡被盗刷的损失,降低银行卡使用风险。”
市民应加强风险管理意识
市民该如何保护个人银行账户安全?对此,扬城一家商业银行人士建议,市民要定期梳理个人名下账户及资产状况,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同时在密码设置、账户登录管理等方面加大保护措施。对于确实已经不再使用的银行卡,可主动注销,以免不用的银行卡被不法分子利用,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此外,上述负责人也提出,银行应该加大宣传,让客户充分认识电子支付交易品种可能存在的全部风险,因人而异做好相关限额管理,对用户进行明确指引并充分提示;尊重用户的选择权,对于用户未申请办理的业务,银行应杜绝捆绑办理其他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