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女婴心脏处扎进绣花针”应深究原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原标题:对“女婴心脏处扎进绣花针”应深究原因
据媒体消息,8月1日,陕西西安一名5个月大的女婴因抽搐和意识障碍被送往西安市儿童医院。检查发现,该女婴心脏处有一根4厘米长的绣花针。医生表示,家长不知道绣花针是如何进入孩子体内的。医生推测有两种可能,一是孩子误吞后穿过胃壁刺入左心室,另一种可能是通过体外不小心扎入体内。经过手术,医生取出绣花针,患儿目前在PICU进行康复治疗。(8月2日中国网)
医生推测孩子是“误吞”或“误扎”,这两种可能的确存在。但即使如此,也要对有责任的家长进行教育与训诫,毕竟孩子既属于家庭,也属于国家,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对家长照看、教育孩子等义务有明确规定。家长对孩子照看和教育不力,如义务教育阶段出现逃学现象,或家长照看失误导致孩子受到严重伤害等,相关部门对监护人实施训诫的案例比较常见。一根针扎进孩子的心脏处,危险程度比普通的未成年人伤害事件严重得多,因此不能当没事一样不了了之。
“误吞”或“误扎”的可能性存在,但未经深入调查,也不能排除残害女婴等其他可能。由于存在重男轻女思想,一些地方存在对女婴有病不治、随意喂养等消极行为,刻意残害女婴现象也时有耳闻,此前就曾出现过“10个月大女婴体内现12根钢针”等恶性伤害事件。残害女婴属于严重的犯罪行为,这种可能性只要不能排除,就应该深究到底。
男女性别比失衡,男性多于女性,是困扰社会的一道难题。为了平衡男女性别比,近年来国家采取了包括打击“两非”(即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在内的很多措施。与此同时,只要出现女婴非正常死亡或受到严重伤害等现象,就应该介入调查,不能让残害女婴行为有侥幸逃脱的机会。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禁止歧视、虐待、遗弃女婴;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条也明确,禁止歧视、虐待、遗弃、残害妇女。将这些法规落到实处,查明原因是基本前提。有必要将不明原因的未成年人伤害事件,纳入强制报告内容;甚至每一起类似事件,都有必要进行一次动机与原因排查。
这起事件曝光之后,引发社会广泛热议,话题冲上了热搜。民众高度关注此事,绝非仅仅因为好奇,还因为故意伤害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民众对该女婴的处境感到担心,对可能存在的歧视、虐待、遗弃女婴等现象更是难以释怀。这起事件绝非家事,而是关系孩子生命和未成年人保护的大事。深究原因,既是出于保护女婴和预防犯罪的需要,也是回应民众关切、排除社会疑虑的应有举措。(罗志华)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