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环球快看点丨战国早期冷兵器“长柲三戈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戟,古代常用兵器,配有长柄。折断的戟埋在泥沙之中,形容遭受惨败。唐代诗人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折戟沉沙”常用来凭吊史迹、抒发怀旧之情。清代查慎行《公安道中》:“折戟沉沙极望中,勿论猿鹤与沙虫。”清代黄宗羲《朱人远墓志铭》:“其所历之江山,必低徊于折戟沉沙之处;其所询之故老,必比昵于吞声失职之人。”许多文学作品中的名将都使用戟,如《三国演义》中吕布使用方天画戟,《西游记》中二郎神使用的是三叉戟。

古人将兵器归纳为“弓矢、戈、(shū)、矛、戟”,又称“五兵”。戟是戈、刀和矛的组合体,既可以用来刺杀,又可以用来勾啄,是五兵中功能最全面的格斗兵器。

古人根据使用方法的不同又将兵器区分为两类:一种是“刺兵”,以穿刺为主,如矛、殳等;一种是“勾兵”,作战时用来勾啄,如戈、戟。将双头或三头的戈置于一根柄上组合使用,称为戈戟。曾侯乙墓出土的三戈戟,也是之前考古发现中鲜有发掘的器型。

标签: 战国早期冷兵器长柲三戈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