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环球消息!年味儿里的中国|非遗闹新春 博物馆里过大年

央广网南昌1月28日消息(记者邓玉玲)看展览、做手工、品非遗……春节假期,丰富多彩的主题展览、让文物“活”起来的各种沉浸式体验活动,吸引市民纷纷走进博物馆,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感受浓浓的“年味儿”。

春节期间,在江西逛博物馆已逐渐成为一项时尚新“年俗”。初一至初六,每天早晨,等候入馆的观众早早地在门口排起了长队等待入馆。步入江西省博物馆,馆内张灯结彩,年味正浓,新年气息扑面而来,可爱的瑞兔造景带着新春祝福拱手相迎,大家纷纷与福兔合影留念,打卡分享。生肖图文新展“大展宏兔”的红色版面在总序厅铺展开,为大家献上一场博物馆寻“兔”的视觉享受。

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央广网记者邓玉玲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兔年来江博看‘兔’展,非常有意义。传统文化中兔所代表的和美与希望,寄托着人们对新年、新生活的祝福。”市民熊琳婕告诉记者。

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央广网记者邓玉玲摄)

同时,各种富有浓厚传统文化意蕴的展览也令市民朋友们流连忘返。江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九江青阳腔、瑞昌剪纸、赣南采茶戏、萍乡傩面具雕刻技艺等各种非遗文化,记录着江西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折射出红土地上文明传承的历史脉络。走进江西省博物馆,看一场“物华新诗——赣鄱非遗展”,可以近距离领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赣鄱风采。

独具特色的非遗作品(央广网记者邓玉玲摄)

独具特色的非遗作品(央广网记者邓玉玲摄)

独具特色的非遗作品(央广网记者邓玉玲摄)

展馆中,形式多样的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浸润了手艺人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令人眼花缭乱,啧啧称奇。展厅从乡物·工艺、乡音·演艺、乡味·饮食、乡情·节庆四方面入手,充分挖掘江西独具特色的非遗作品和非遗技艺,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核心理念。据了解,截至目前,全省省级非遗项目有560项,国家级的有88项,体现了江西深厚的文化底蕴。

非遗技艺剪纸(央广网记者邓玉玲摄)

驻足参观(央广网记者邓玉玲摄)

(来源:央广网)

标签: 年味儿里的中国|非遗闹新春 博物馆里过大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