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漫 >

焦点播报:作画杂谈003 幻想曲与特效先驱

首先,体制上,日式原画工作按镜头卡数来分;而老迪士尼是按角色担当来分,比如画斑比的是Milt Kahl和Frank Thomas。

而杨左匋是特效部门的,据Thomas称,整个三十年代迪士尼特效部门就是两个人,意大利人Ugo D"orsi和苏州人杨左匋,他们完成了所有繁复细心的作业,仅仅只需要一个助手。


(资料图片)

技术上,不同于采用全动画完成的参考实拍的角色动作部分,杨的特效带有日后日式动画的特征,采用一拍二完成,突出了对特效对象的抽象和提炼的表现主义风格。

40年的实验性大作幻想曲是特效部门的不朽杰作,值得介绍一番。

幻想曲是迪士尼最昂贵的野心之一,是华特拯救过气老鼠的复仇之作,在商业上是严重失败的,在艺术上是毁誉参半的,光是魔法师的学徒就花了12.5万美元,而此前迪士尼最卖座的短片三只小猪票房为25万。在明白回本无望的情况下,迪士尼兄弟陷入了一种对试验性表现的狂热乐观:既然要创作史无前例的作品,那就不是钱这种俗气的问题了。 

他们听从了盲目认为古典乐加着色动画有搞头的斯托科夫斯基的意见,将新作扩充成幻想曲七部曲,魔法师的学徒为其中一部分,斯托科夫斯基免费提供交响乐伴奏:126分钟鸿篇巨制就此诞生,哈哈哈已经赢了。

要知道魔法师的学徒本来和三只小猪差不多,只有9分钟。

华特一直相信幻想曲惨淡的回报率是时代没有跟上自己革命性的脚步,本片在华特去世前不断重映却始终未能回本。幻想曲看得我头晕目眩,和看了两小时realplayer可视化特效差不多,我认为这样的实验性作品是难以得到商业回报的。 

不过事实证明华特对了我错了。时代跟上幻想曲的脚步那一天终于到来,那是1969年,幻想曲重映在青年群体中造成轰动。

他们听说,当嬉皮,幻想曲与LSD更配哦,纷纷看着迷幻朦胧的抽象特效嗨翻在地。原画师约翰斯顿回忆每次去大学城演讲都有年轻人问他画幻想曲时哈的什么品种。

在儿童音乐启蒙和拓宽音乐艺术与影视娱乐表现上,幻想曲做出了独特的贡献;除此之外,由于对乐章的裁取,本作遭到了“媚俗”的抨击,除了来自贝多芬爱好者之外,斯特拉文斯基是最愤慨的一个,情有可原他的芭蕾舞曲春之祭被剪了,而其他被剪的作曲家当时都去世了。 就算斯特拉文斯基活了90岁,但还是阻止不了他去世后芭蕾舞曲火之鸟在2000年再次被改编入幻想曲。

在设计落花的动作时杨左匋仍然采用了一拍二的有限作画,却彰显优美和流畅,举重若轻,彰显功力;多尔西的特效则如怒涛般厚重而富有张力,并不像杨或是一般日式特效的平涂和扁平化,多尔西用上了干粉和喷笔来增加特效的力量,这一点则与采用厚涂上色、后期全能的超写实主义原画吉成钢有几分类似。

标签: 影视娱乐 斯托科夫 三只小猪 小鹿斑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