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漫 >

热资讯!《孤独摇滚》截图拉片:第一集

1,我不是学影视专业的2,我也不从事影视相关工作拉片只是我的一个业余爱好,有空就把自己喜欢的老电影拖出来反反复复拉片因为不是专业的,所以也许拉了十几次,还能突然发现新东西,这也是一种快乐这次拉孤独摇滚也属于自娱自乐有说错的,有说漏的欢迎补充纠正,只代表个人理解,觉得扯淡的可以直接关掉别看

开篇第一个镜头就是冷色调+童声,这是一个在恐怖片里经常简单的配置,可以快速构成一种压抑的氛围。而且这是一个仰拍。仰拍一般是用于表现一个角色的高大,但这个仰拍却用在了一个孩子身上。即,以该视角进行观察的人非常卑微,卑微到了一个孩子都需要仰视的程度。但这个人还没有出现。


(资料图)

第二个镜头,小一里出场,同时和上一个镜头产生关联。虽然一里还没有开始台词,但镜头已经开始塑造她的性格了。

镜头拉远,一里在画面中的占比直线跳水,然后被近景的孩子压迫到一条缝里,延续情绪下行的基调。

完全由玻璃门窗构成的幕墙,构成了一个类似于笼子,把一里关在里面的构图。但是实际上,这个【笼子】的缝隙很大,一里随时可以出去,【笼子】里也有其他人。因此,【笼子】其实是一里自己想象出来,把自己关进去的,实际并不存在。

叠画到今年后,只看画面其实这个镜头的氛围还是不错的。但是,延续的冷色调,加上旁白,给人一种要遭的感觉。

果然下一个画面就遭了。画面上一共四组人,从左到右,第一组也是坐在野餐布上,但是被树挡住了;同样坐在布上的第三组较远,餐布被弱化;第四组直接干脆没坐餐布。加上一里和老师的位置正好在构图黄金点上,特别晃眼。于是明明在开阔的户外,偏偏有一种用餐布画地为牢的感觉。比之前的【笼子】还要让人压抑。

再次叠画,到初中的一里回家。这里的色调虽然还是冷色,但是实际上,玄关和红色的鞋子已经显著抬高了色温。因此,下行情绪得到舒缓,情绪开始准备转折。

电视机的声音,二里和吉米亨的吵闹,都在不停的增加家里的生活气息,继续舒缓情绪。

这里切到电视画面,是本片第一个色温全面显著提高的镜头。因此,这个镜头一出,剧情就要开始第一个转折,情绪触底反弹。

值得一提的是,一开始的电视画面是中景,一里被吸引注意力之后推到近景,再打回电视画面是特写。景别是逐步推进的,随着景别的有序推进,情绪就会不停的增强,然后在特写时达到最高点,再由一里“啪”的一下站起来,找爸爸要吉他,完成爆发。

紧跟着的上楼梯,成为了一里亲历的第一个暖色调镜头。情绪继续上扬。同时,不得不说,导演真的很喜欢玩楼梯。目前为止我认真拉了几集,上楼梯就等于成长,每一次出现楼梯,到底有没有走上去的动作,到底有没有把楼梯走完,都非常讲究。此处的上楼梯,代表着一里第一次主动的想去做一件事情,这是一里的第一次成长。

很可惜的是,单纯的学吉他并不能帮助一里从社恐中解脱出来,这个三年前和三年后的“一线天”对比,就可以直观表达出:三年后,一里虽然吉他弹得很好,但把自己封闭起来的情况却更严重了

这个构图就很难受,逼仄的空间里,仅有的光源是刺眼的人造光,各种东西杂乱的堆着,都在画面上压迫一里。而壁橱里的框架结构,又一次形成了【笼子】。这个【笼子】也是一里亲手关上的。【OP跳过】

换个角度,依然能够看到背景中非常明显的框架形成的【笼子】。可以说,导演在不遗余力的用每一个分镜“迫害”一里。

这个镜头更是“迫害”的典中典:高度对称的画面,右侧第二个牛奶盒突然被拿起来了,而本应该有牛奶的位置就是一里。明明不是一里的牛奶,但是却给人一种:大家桌上都有牛奶,就你没有的孤立感。加上发色的安排,表情的安排,一里每一项都和大家格格不入。其实根本不需要金属乐播出来,这个画面就已经有致死量的折磨了。

就算是背着吉他去学校,试图交朋友的路上,找块玻璃照镜子,无处不在的框架还是牢牢的锁着一里。

储物柜构成的网格也是一种【笼子】。以后这个储物柜【笼子】还不止关一里。

镜头打一里的时候,是从内侧向外打,一里背光显得阴沉,户外进来的光显得刺眼,窗框也不停的【锁】住一里。而镜头打喜多多时候,是从户外网内打,喜多迎着光出场,立刻就和一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这个镜头并不只是为了明确喜多的阳角身份。喜多的表情是迷茫的,喜多站的位置,是在窗框里。这个窗框和【锁】住一里的窗框本质没有任何区别。所以,喜多现在是在困境中的,虽然我们还不知道这个困境是什么。

接下的公园,我愿称之为【波奇的绝望公园】。等待家人的男子在阳光中,而一里在阴影中,这种大家都能看出来的事情就不说。第一个镜头,秋千周围的一圈护栏,就把一里给关了起来。第二个镜头,看不见护栏了,但是单杠表示,这个活我也会整。甚至于,两根秋千绳都要刷一下存在感,做出一种铁窗泪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把一里关起来的东西,其实全部都不可能真的关住一里。她之所以被关起来了,本质还是因为,她自己把自己关起来了。

虹夏登场的时候是背对观众的。而且在开脸之前,她就冲向了一里。而且没有绕路,就是笔直的,遇到护栏就跨过去。之前也提到了,本质上,一里是自己把自己关了起来,一个个【笼子】就是她给自己的监牢,也是给自己的防护墙。而虹夏还没露脸就直接击穿了这个防护墙,非常具有冲击性。这也让后续,刚见面就叫名字,刚说两句话就拉进乐队的行为,在情绪的连贯下,更为合理。

这个镜头,我愿称之为电影感。电影感并不是画得多“真实系”就叫电影感的。秋千的一根支架斜插在两人中间,什么多余的事情都没做,单纯就是从这个角度给一个镜头,就直接塑造出了虹夏完全压到一里的气场。这就是布景里的小细节。而这种小细节,是很多电影都没做好的,甚至是有的好电影都没做好的。(说的就是小破球。小破球单靠剧情和科幻美学,就能达到很高的高度,但是镜头语言方面属实是让我意难平。别的方面都能打,怎么一到镜头语言就满足于“连起来就行”呢?)

虹夏从领头到并肩走的时间,和背景环境转换的时间,是同步的。如果在商业区,虹夏就退下来,那因为环境,一里还是放松不下来。如果到了看起来就没那么多人,更接近居民区的环境,虹夏还走在前面,那就不是虹夏了。

到了starry之后,为了表现livehouse里不熟悉的人总感觉很难相处的感觉,这里给了PA小姐一个骷髅光,还加上了下方的警示语。骷髅光和警示语两者少一个,压迫感就不会这么强。值得一提的是,从此以后,这条警示语就变成了一个信号。只要警示语清晰出现在画面里,那么要么画面里有人已经慌了,要么马上要慌。

凉的登场,同样是背身未开脸的情况下,走向了一里。这里,一里和虹夏站在一起,两人和凉中间,由墙上的红色钢架形成一条分界线。只要凉越过这条线,交互就会立刻发生。

看起来一里已经成功加入了乐队,但紧接着的一系列镜头都会暗示:哪有这么简单哟!1,两个前辈互动,一里自己一个人在后面吊着。2,虹夏给的曲谱和一里中间偏偏就有一道杠划清界限。3,其实不算大的排练室,永乐很夸张的透视,让两个前辈看上去距离很远。4,合奏拉了大跨的一里整个人匍匐在墙面的横向饰线之下,而两个前辈的头都在线上。5,那怕穿上了芒果假面,已经成为波奇的一里和两个前辈之间,依然由布景自然而然的隔开阵营。只有真正参与演出之后,这种隔阂才会真的消弭。

演出后,因为特意选择的广角镜头,在鱼眼效果下,产生了“波奇压住了两位前辈”的视觉效果。出了制造喜剧性的反差之外,这个镜头还负责了把刚才演出时,为了搞笑泄下来的情绪重新往上抬的工作。因为波奇加入乐队是第二次成长的标志,这个地方的情绪必须要起来。

上楼梯,第二次成长,加入乐队,切实达成。

波奇在回家路上,做了很多想象,然后撞到路人,又打回原形。这一个镜头也非常值得推敲。波奇的动线,是从靠近镜头的一侧,远离镜头而区的。波奇撞到路人的位置,左右各一根柱子,就好像一道大门。以这道大门分界,波奇之前已经经过的部分是冷色调的,一个人都没有;而另一边则是暖色调的,有其他行人。单就镜头来说,靠近的冷色的区域就是属于波奇一个人的,阴角的幻想世界,远处的暖色的就是现实。她在画面中的位置就是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大门,经过这个大门,她就一定会撞到人,撞到人,她就会一定从幻想中惊醒,回归现实。

标签: LIVE HOUSE STARRY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