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聚焦 >

完善职业病防治为劳动者筑牢职业健康屏障

新闻事件:今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0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一切为了劳动者健康”。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增强全社会职业健康意识,有效提高劳动者健康水平。

莫让劳动者被职业病“压弯腰”

深圳特区报:健康是人力资本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核心指标之一。对于劳动者来说,更高质量就业不仅意味着更高的薪酬水平、更好的工作环境,也意味着更有保障的职业健康。

导致职业病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互联网办公形式的普及,新型工作方式对劳动者身体的损伤也不断涌现。经常加班是造成各种职业病的重要诱因之一,其结果,诸如颈椎病、肩周炎、腰背痛、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在城市白领中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有关调查显示,其中仅颈椎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就接近20%。此外,随着物流业发展,那些弯腰较多、经常搬运重物、腰椎负荷过大的快递小哥也成为罹患职业病的高危人群。

要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就需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全社会职业健康意识。对于劳动者而言,在从事有害作业之前要接受职业健康培训,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在用人单位的指导下按照规范做好个人防护。而用人单位应持续改善工作环境,定期给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疑似职业病。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目标才能顺利达成。

职业病重在预防

人民日报:我国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涵盖了粉尘、化学因素、物理因素、放射性因素、生物因素、其他因素可能影响劳动者健康的有害因素。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做好在职业场所和生产过程中有害因素的控制和职业病预防工作。一旦发现疑似职业病,应做到“三早”,即早发现、早脱离、早治疗。

劳动者在从事有害作业之前要接受职业健康培训,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在用人单位的指导下按照规范做好个人防护,例如在工作中佩戴专业口罩、耳塞等防护设备。用人单位应持续改进工艺,避免有毒有害物质“跑冒滴漏”,改善作业环境。按照相应法规和国家卫生标准,用人单位要定期给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疑似职业病。

此外,一些工作相关疾病尚未纳入国家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例如由于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工作内容单调等因素造成的职业紧张,在我国职业人群中日益凸显,已经影响到我国一部分职业人群的身心健康,值得进一步研究。

(据南方工报消息)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