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业务上半年风光下半年滑坡 滴滴上线货运业务
下架前后,滴滴在国内市场的业绩呈现出“冰火两重天”态势。
2021年上半年,疫情影响几乎消散,滴滴在国内市场的收入也迎来强势反弹。一季度,滴滴中国出行板块营收392.35亿元,同比上涨107.1%;二季度营收448.04亿元,同比上涨52.2%。
而进入下半年,包括滴滴出行在内的26款相关APP要求下架,暂停新用户注册之后,营收直接回落。
去年三季度,滴滴在中国出行板块的营收从上年同期的411.11亿元下滑5.1%至390.09亿元。进入四季度,这一数字的下滑更为明显,从上年同期的466.99亿元下降12.7%至407.77亿元。
今年2月份,晚点LatePost曾报道,滴滴在网约车市场的份额从接近90%跌到了70%左右。到2022年1月,滴滴的日均单量约在2000万单,比上市招股书披露的2500万单低了1/5。根据交通运输部每月发布的网约车运营数据,2022年2月滴滴月单量相对于2021年6月下滑32%。
利润也在随之而减少。去年三季度,中国出行板块亏损2900万,而在上年同期,这一数字为盈利21.2亿元。不过,到了四季度,该板块实现了“扭亏为盈”,经调整EBITA从上年亏损5.09亿元转为盈利8.54亿元。
与此同时,滴滴的国际业务在经历了长久的入不敷出后,也难以为继。其中,南非市场传出撤退消息,俄罗斯市场战略反复,2月突然公告宣布离开,五天后又宣布不会撤出。
自2018年披露财务数据以来,滴滴在国际化板块上的年亏损分别达到24.28亿元、31.52亿元、35.34亿元和57.88亿元,累计已接近150亿元,然而并未在某个市场形成明显优势。
业务收缩的同时也迎来组织架构上的缩减。滴滴旗下网约车、两轮车、货运等出行业务裁员20%。随后,国际化相关业务也曝出裁员消息。
另外,滴滴也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有消息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