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环球观天下!刹住APP广告的“霸王跳转”


(资料图片)

原标题:刹住APP广告的“霸王跳转”

走着路打开软件,手机不小心晃一下就自动跳转,这种体验不可谓不糟糕。在工信部指导下,中国信通院、电信终端产业协会联合多家行业重点企业近期制定并发布实施相关标准,给APP广告“乱跳转”筑上制度篱笆。

从信息流广告到弹窗广告,近年来,一些APP广告像撕不掉的“牛皮癣”,长成了很多人讨厌的样子:有的难以一键关闭,有的恶意收集信息,还有的标识近于无形,用户点击后大呼上当……

种种乱象背后,本质上是个边界问题:一是软件提供便利服务和用户让渡注意力的边界,二是广告向用户发布和推送的行为边界。为了提高曝光率和转化率,手机软件中的方寸天地成了广告必争之地,这本是无可厚非的商业逻辑。但“乱跳转”这种“钓鱼式”引流,显然带有强迫性,超出了消费者的自身意愿。针对前一种边界的侵犯,一方面要靠法律和监管撑腰,保护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另一方面,也要倒逼APP运营者修好内功,开辟更多元的盈利模式,从而摆脱对广告创收的过度依赖。

从现实情况来看,在微观层面,用量化标准明确APP的权利归属,则更具有紧迫性。对于互联网投放广告,我国一直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如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不得以欺骗方式诱使用户点击广告内容。近年来,官方也在不断加大整治力度,效果立竿见影。但也应当看到,就技术形式较新的广告类型而言,仍有开发者利用技术优势逃避监管,等到“风头一过”又卷土重来。规矩紧一寸,监管的真空也就少一分。对这种阳奉阴违的做派,亟须建立更有针对性的长效机制。

广告跳转之所以防不胜防,概因技术上的刻意设定:为了提高跳转第三方页面的概率,加速计、陀螺仪等传感器的灵敏度被人为提高。正如有网友吐槽:“开屏广告已经从点一点到摇一摇变成扭一扭了,现在打开个软件还得端着一动不动。”

新标准最直接的观感,就是“打蛇打到了七寸”。如其优化了参数设置参值:“摇一摇”动作转动角度不小于35度、操作时间不少于3秒等,确保用户在走路、乘车等日常生活场景中使用APP时不会发生误触。这些“硬标准”释放出让广告跳转欲“霸”不能的鲜明信号,也不失为其他类型互联网广告的治理之鉴。

说到底,“勉强没幸福”的道理,一直是商业社会中的铁律。那些强加给用户的营销信息,又何尝不像为赚眼球丢节操的“标题党”文章一样,骗得了点击,纵能获取一些短期收益,牺牲口碑也是得不偿失。

商家真正应该思考的,不是如何机关算尽地诱人点击,而是在合理合法经营之余,给用户留下一个清爽的手机空间。诚信才是最好的流量。(高维)

标签: 立竿见影 发布实施 长效机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