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女生收到生理期手工包,这份“三八”礼物好


(相关资料图)

原标题:女生收到生理期手工包,这份“三八”礼物好

据@西部决策视频报道,3月7日,湖北武汉一女生收到异地男友准备的礼物后被朋友围观起哄,打开手工包看到里面装的都是卫生巾和内裤等生理期用品后,朋友直言:“这也太贴心了,你男朋友挺会啊”!

大家还记得,去年陕西网白鹿视频曾报道,重庆一15岁男孩方同学在学校偶遇一女同学生理期不慎弄脏衣服,被不少同学嘲笑。他便在校裤上画上红蜘蛛,号召同学停止经期嘲笑,尊重他人隐私。今年”三八”节前,湖北武汉一女生收到异地男友制作的手工包,里面装的都是卫生巾和内裤等生理期用品。这两个例子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男孩尊重女性意识的增强。

“我来‘那个’了,你有‘面包’吗?”多年前,进入青春期的女孩子们,便会有一套独属的暗语,月经、卫生巾等词语,如同一种禁忌,女孩子不敢公开谈论它们,只能找出诸多代替它们的词语。在生理期的女孩子更是小心翼翼,怕包里的卫生巾被发现,怕垫不好卫生巾弄脏裤子被看见、嘲笑!有网友回忆说:大概是小学6年级时吧,班上有个女生来了月经,书包里带了一包卫生巾,结果被同桌的男生偷拿出来和其他男同学当球一样扔来扔去,期间还用各种粗俗的话辱骂女生。当时女生很无助直接就哭了。由此可见,“月经羞耻”的情况一直存在,相关的性教育亟待提上日程。

其实,月经是女性内生殖器发育正常和功能健全的表现。它是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形成的阴道周期性出血。把月经这一女性特有的正常生理现象视为羞耻、不洁的思想观念,主要还是因为性教育的缺失。因为对月经的无知,女生会惊恐,害羞,想要保密;而男生则会对此充满好奇,甚至由此口无遮拦地嘲笑女同学。同时,青春期性教育更是农村学校的薄弱环节。农村家长观念相对传统,加上师资匮乏、信息闭塞,给农村学校开展性教育带来了阻碍。与普通家庭的孩子相比,农村留守儿童的性教育更为匮乏。

要破解月经耻辱现象,不但需要更多人懂得尊重他人隐私、拒绝“经期嘲笑”的道理,需要更多关爱女孩的贴心暖男,还要多方合力加强性教育。

首先,学校要大方地开展青春期性教育活动。在举行性知识教育讲座时,老师们可结合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现实困惑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讲解,如告诉学生为什么女生会来生理期,它是如何形成的;生命的起源与诞生;为什么青春期会长“青春美丽智慧豆”;青春期少女如何防性侵等等。去年,福建福州一小学课堂上,老师教学生如何使用卫生巾,男生举手主动上台学习使用方法。对此,有部分网友认为“大可不必”。但笔者认为,男生学用卫生巾,这样的性教育课可以有。

同时,青春期性教育,家庭不可或缺。在青春期性教育问题上,家长不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家长要通过科普讲座、科普读物等形式,积极储备青春期相关知识。并改变羞于谈性的观念,在学校推进性教育进课堂的同时,作为承担孩子启蒙教育的家长来说,应及时地把性常识和性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孩子。(王红峰)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