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全球即时:禁止出境的12件金银重器,你见过几个

国家文物局分别在2002年、2012年和2013年发布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共计195件/组。这些文物被称为“国宝”,同时呈现了一部辉煌的中华文明史。

2002年1月18日,国家文物局印发《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规定64件/组珍贵文物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其中,青铜器为22件/组为青铜器,陶瓷5件,玉器5件。

2012年6月26日,国家文物局发布《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规定37件/组一级文物禁止出境展出。此次文物名单只有书画类作品,其中书法作品17幅,绘画作品20幅。


(资料图)

2013年8月19号国家文物局《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共有94件/组一级文物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含青铜器16件、陶瓷32件、玉器9件、杂项(金银器、漆器、丝织品、书画、其他)等37件四大类。

第一批

01

孝端皇后凤冠

明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1957年 北京昌平县定陵出土

禁出文物(195-7)

孝端皇后的这件凤冠,是用漆竹扎成帽胎,面料以丝帛制成,前部饰有九条金龙,口衔珠滴,下有八只点翠金凤,后部也有一金凤,共九龙九凤。金凤凤首朝下,口衔珠滴。

珠滴可以在走动的时候,象步摇那样随步摇晃。翠凤下有3排以红蓝宝石为中心的珠宝钿,其间点缀着翠兰花叶,冠檐底部有翠口圈,上嵌宝石珠花,后侧下部左右各饰点翠地嵌金龙珠滴三博鬓,博鬓上嵌镂空金龙,珠花璎珞,似金龙奔腾在翠云之上,翠凤展翅翱翔于珠宝花丛之中,金翠交辉,富丽堂阜。

此冠共嵌未经加工的天然红宝石百余粒,珍珠5000余颗,造型庄重,制作精美,采用的工艺有花丝、点翠,镶嵌,穿系等。

这件凤冠的点翠难度相当大,不仅点翠的面积大(有翠凤、翠云、翠叶、翠花),而且形状复杂。尤其是翠凤,均作展翅飞翔状,凤尾展开,羽毛舒展,富灵动感。

因其主人孝端皇后生前无子而引发“国本”之争,导致万历朝成为明朝历史上由治转乱的转折期。

02

舞马衔杯纹银壶

唐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窑藏

禁出文物(195-43)

这件银壶可谓是唐王朝时期的缩影,尤其是数壶身上的两匹祝寿马,这里面还蕴含着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唐玄宗在位后期越发的骄奢淫逸,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天宝年间,每逢“千秋节”皇帝的生日都会在兴庆宫期的勤政楼前,举行盛大的宴会,接受文武百官、外国使臣和少数民族首领的朝贺,并以舞马助兴。

天宝十四载,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安史之乱爆发后,盛行一时的舞马衔杯宫廷祝寿舞的形式在历史的变革中永远的销声匿迹了,但这件银壶却成为大唐王朝的兴衰最好的见证。

03

镶金兽首玛瑙杯

唐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窑藏

禁出文物(195-44)

这件玛瑙杯是用一块罕见的五彩缠丝玛瑙雕刻而成,造型写实、生动,杯体是模仿兽角的形状,杯子的前部雕刻为牛形兽首,双眼圆睁,炯炯有神,刻画的神形皆肖。

兽嘴处镶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实这是酒杯的塞子,取下塞子,酒可以从这儿流出。头上的一对羚羊角呈螺旋状弯曲着与杯身连接,在杯口沿下又恰到好处地装饰有两条圆凸弦,线条流畅自然。这件酒杯材料罕见珍贵,是极其稀有的缠丝玛瑙,材质纹理细腻,层次分明。

从唐代以前的图像资料来看,这种酒具常出现在胡人的宴饮场面中,唐朝贵族以追求新奇为时尚,而这件器物的出土也是唐朝贵族崇尚胡风,模仿新奇的宴饮方式的见证。

04

鎏金迎真身银金花双轮十二环锡杖

唐 法门寺博物馆藏

1987年陕西宝鸡市法门寺地宫

禁出文物(195-46)

这件锡杖敕造于唐咸通十四年(公元874年),为唐懿宗为迎送佛骨舍利而造。因为使用金银打造的缘故,整件锡杖通体金光闪烁,熠熠生辉,不仅象征着佛教至高的威权,更被称为“世界锡杖之王”。

05

鎏金铜浮屠

唐 法门寺博物馆藏

1987年陕西宝鸡市法门寺地宫

禁出文物(195-48)

浮屠即塔,最初即为供奉佛骨或葬贮僧尼尸骨之用,后来演变为佛教象征性的重要标志。此件为四角正方形亭单层阁式,分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内盛放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一枚。第四枚佛指舍利就在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的棺盖内。

法门寺地宫内发现的唯一一枚真身灵骨,也是世界上至今唯一的佛教圣物放置于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的棺盖内,而这枚银棺则盛放于铜浮屠内。

06

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

战国 河北博物院藏

1974年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墓出土

禁出文物(195-50)

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集铸造、镶嵌、焊接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复杂精巧,无以复加。

铜方案座出自中山国最有作为的王

的墓中。两雄两雌梅花鹿承托全案,底座之上四龙昂首挺立,四凤引颈长鸣。整件铜方案由三个部分组成,顶部正方形的案框和底部的圆座代表着天圆地方,中间的龙头朝向四方,意味着王

想“称霸四方”。可以说,这件精美的方案其实就代表着中山王的梦想。

第三批

07

太阳神鸟金饰

商 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2001年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

禁出文物(195-159)

太阳神鸟是古蜀文化的符号,是成都市的标志,同时也是文化遗产标志。关于早期文明不需要过多去解读。三千年前古蜀人创造了0.2毫米的神奇,古蜀人是世界上最早开采和使用黄金的古老部族之一,无论是三星堆还是金沙,都出土了大量黄金器物,展现古蜀人高超的黄金加工制作技艺。

太阳神鸟金箔片以实物展示了古蜀人对太阳和鸟的崇拜,这也是早期人类文明普遍的信仰。

08

金杖

商 三星堆博物馆藏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

禁出文物(195-160)

金杖根据长度和直径计算,它的金皮的展开面积为1026平方厘米。要知道,在几千年前,制作出这么大的金皮,锤制得如此平整,表面如此光滑,足以说明当时的人对黄金良好的延性和展性等物理性能已有了充分认识。

三星堆文化的黄金制品在技术和加工工艺发展上水平非常高,制作也十分精湛。除捶制外,包卷、粘贴、模压、雕刻、镂空等深加工工艺和技术,这些技术到现在也是非常了得。

图案共分三组:靠近端头的一组,合拢看为两个前后对称,头戴五齿巫冠,耳饰三角形耳坠的人头像,笑容可掬。另外两组图案相同,其上下方分别皆是两背相对的鸟与鱼,在鸟的颈部和鱼的头部叠压着一支箭状物。

09

“滇王之印”金印

西汉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1956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出土

禁出文物(195-162)

云南晋宁宁石寨山滇国墓葬的发掘,在我国考古学上有着重大意义,许多有关滇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性质的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和讨论。

《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公元前109年,滇于降汉,汉武帝在滇国地区设益州郡,赐滇王王印,使其继续统领滇民。金印的出土,证实了这一历史事实。

10

错金银镶松石狩猎纹铜伞铤

西汉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1965年河北省定县三盘山出土

禁出文物(195-163)

西汉错金银镶松石狩猎纹铜伞铤,繁复的纹饰显示了汉代错金银工艺的高度发达,其中所蕴含的升仙思想(羽人、飞马、神兽等组合形象)以及对仙境的描绘,都表现出汉人对死后灵魂飞升的极度渴望,和对心目中仙境的无限向往。

纹饰依竹节可分为四段,第一段以人骑象为主,山石间有奔驰的马、鹿、兔、熊,以及飞翔的仙鹤、雁、鹰等。第二段一骑士反身引弓射虎为主,山峦间有熊、鹿、羚羊、野牛、猿猴,还有飞鸟等。第三段以一人骑骆驼为主,辅以虎噬豕,以及熊、兔、立鹤、飞鸟等。第四段以一正在开屏的孔雀引颈长鸣为主,辅以虎捕牛,以及熊、鹿、猴、鹤、飞鸟等。四段纹饰主题不尽相同,但都描绘了生气盎然的大自然景象,以及人类的狩猎活动,构成了一幅既富于神话意味又源于实际生活的精美画面。

11

银鎏金“论语玉烛”龟形酒筹筒

唐 镇江博物馆藏

1982年江苏丹徒丁卯桥唐代窖藏

禁出文物(195-164)

这件是唐人饮酒时盛放酒令的筹筒。莲花形的筒盖,里面藏有50根酒令筹,呈长方形扇骨状,每根酒筹的上端刻有《论语》的语句和饮酒的规定,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上客五分”,也就是说朋友来了,大家都高兴,酒筵上的贵客都喝半杯酒,而主人不用喝酒。还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请人伴十分”,“后生可畏,少年处五分”等等。

“论语玉烛”龟形酒筹筒集儒家、道家思想于一体的龟负“论语玉烛”酒筹筒,为我们研究唐代的酒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也为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和独特的审美意蕴,也反映了大唐盛世的繁华。

12

鎏金嵌玉龙首银带钩

战国中期 魏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1951年河南辉县固围村五号墓出土

禁出文物(195-161)

青白玉龙首钩,腹部琵琶式银鎏金浮雕嵌玉,腹端为夔龙首,嵌件脱落。腹侧高浮雕双夔龙身,钩腹镶嵌三件白玉谷纹玦,玉玦中孔各嵌入一件蜻蜓眼玻璃珠,其中一珠缺失。带钩是古代人身腰部佩带的装饰玉器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中已出现玉带钩。

战国时期是带钩使用的高峰期,战国带钩工艺繁复,有鎏金、错金嵌玉带钩,也有纹饰精美的玉质带钩。这件带钩制作集多种工艺于一身,构思奇巧,装饰华美,具有战国带钩制作的工艺特征,反映出战国带钩高超的制作水平。

河南辉县城东固围村5号战国墓曾于1929年-1930年间被盗,部分文物流向日本和瑞典。这件器物代表了中国汉代金镶玉工艺的极美水平。其出土墓地的国别归属则是学术界迄今仍在讨论的话题。

标签: 禁止出境的12件金银重器 你见过几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