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漫 >

君主论与王国再建记(3):君主作为矛盾

1、什么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反对君主制只需要一个理由:为人岂可久居人下——为什么生来要被人奴役?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只不过它能推翻一个王朝,再在废墟上建立另一个王朝罢了。王制没有变化,奴役没有废除,人民仍不过是人民,地照租,税照交,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变。它不过是说,贵族的出身没什么了不起,但它却又肯定了每个人都能当贵族。

假使“出身论”是维护阶级稳定的工具,“宁有种论”不过是维持君主制正当性的工具罢了。假如我们不深入君主制的合理性去讨论其存在的必然性,则“人人平等”也不过是口号而已。


(资料图)

2、君主之为职业

比如几人合搬重物,决心是谁都有的,合作是谁都愿意的,但无人指挥则事倍功半。简单的办法是劳动号子,跟着节奏使力,这就是交流促使了合作。如果说分工提高了效率,那么合作就需要指挥。而指挥,本质上是信息的统筹。

以刘谦的这个魔术为例:

“变轻变轻变轻”的咒语就相当于劳动号子,四人的使力和时机也因此一致,故而成功。我曾经搬过布匹。没纸轴的布匹虽比有纸轴的轻,但太软,不好使力,反而搬不动。这跟醉酒的人重是一个道理。没有着力点,力量被分散,原本有的实力便发挥不出来。

头脑,至少在合作这件事上,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君主制产生的土壤。君主制产生于简单的劳动统筹。

两人情况下劳动号子起的作用和一国中君主起的作用的一样的。但是,劳动号子索取报酬了吗,奴役人民了吗,作威作福了吗?因此我们便认识到,君主起的指挥作用,与君主劳役人民,是两件截然不同的事。前者因其必要性令君主制生,后者因其不必要性令君主制死。

因而马基雅维里讲了这样一段话(第十四章“君主关于军事方面的责任”,第69页):

君主除了战争、军事制度和训练之外,不应该有其他的目标、其他的思想,也不应该把其他事情作为自己的专业,因为这是进行统帅的人应有的唯一的专业。……亡国的头一个原因就是忽视这种专业,而使你赢得一个国家的原因,就是因为你精通这门专业。

马基雅维里首先表达了这样一个思想:君主要手握强力,即把军权牢牢握在手中。这点没什么可说,因为君主就是集权,不集权就不能称为君主。但我们接着应当注意到马基雅维里所表达的“君主的专业”这一思想。因为君主一旦有了专业,王位也就变成了职业。

什么意思呢?如果君主拥有无限的权力,那么他尽管并不很懂,也能够插手参与其他事业;而一旦外行干预内行,结果可想而知。但马基雅维里的“应有的唯一的专业”是什么意思呢?意味着君主必须精通某项技能和知识,也就意味着他将不能或不该精通其他的知识,也就意味着他对其他事物需要放弃其权力,至少,不能横加干涉。

这就是马基雅维里思想中的矛盾(及“精微”)所在,即要求君主握有权力,又要求君主放弃部分权力。那么,这实际上即是说,君主将是一种“职业”,他将只是精通该种职业的“工人”。这种思想是《君主论》中存在的建立君主制又消灭君主制的双重性。

君主的职责在于保卫国家,君主精通军事、集中权力的目的也在于保卫国家,这是君主制存在的意义。以“搬重物”的例子来说,工人把眼睛和头脑交给旁边的指挥者,是为了一心一意地使力。

3、权力的根源

然而权力是什么,权力来自于何处,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理解“君主”这一概念。

《最强阴阳师的异世界转生记》第11集,圣公主说,人民是一个国家中最强的棋子。

毕竟国王和政治家没有生产力,只会一味地以课税名义去窃取人民生产的农作物与资源。

我们知道,再强大的军事力量也需要物资作为保障。强力(或权力)的本质是物力,而不是军力。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略》第十章“论我国之独立”中这样说道(商务,1985年4月,第189页):

英国拥有千艘军舰,并不是仅仅有此军舰千艘,既然,有千艘军舰,就必然要有万艘商船,有万艘商船必然要有十万海员,培养海员也不能没有学问,因此,学者也要多,商人也要多,法律也要完备,商业也要发达等等,举凡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一切事物都完全具备,恰好能够适应千艘军舰的需要,所以才能拥有千艘军舰。

一语道破“军事力量”的本质。有时我们沉迷于武器的强大,而忽略了武器需要人操控,而人需要给养来维持。武力不能替代生产力,只掌握武力的人也终将无法对抗掌握生产力的人。

那么,掌握了武力的权力是什么呢?我以为,从经济角度看来,权力来源于对生产力及其产物的所有分配

4、传统与稳定究竟是什么

比方说,如何保证贵族之为贵族呢?首先他拥有土地,这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即从所有权上加以控制;其次他负责分配,例如课税,即从分配权上加以控制。

把人生存所需的粮食掌握在手中,这就产生了权力,这种权力维持着贵族制度。只能耕种贵族的土地,必须向领主上税,并且在法理上制造合理性——比如,如果不是老爷给你地种,你什么都不是;上税是臣民的义务,因为领主存在,你才能安心生活——这种生产关系的颠倒便造就了贵族的神话,我们也可以称之为“食利者阶层(the rentier class)”。

马基雅维里认为世袭的君主国容易维持,《君主论》第二章“世袭君主国”有些话需要我们注意(第4、5页):

因为君主只要不触犯他的皇宗皇祖的制度,如遇到意外事件,则随机应变,这就足够了。

因为世袭的君主得罪人民的原因和必要性都比较少,因此他自然会比较为人们所爱戴。

福泽谕吉也说(《文明论概略》,第十章,第173页):

但人民与王室之间,仅仅存在政治上的关系而已,至于感情,决不是骤然之间所能建立起来的,如果勉强建立,不但不可能建立起来,反而会使社会上产生更多的伪君子,使人情更加浇薄。

这表面上是说,人民是服从于传统的,人民倾向于遵守惯常的制度;实则进一步,即便君权无限,君主和人民之间也存在着博弈——要注意不要“得罪人民”,要注意维持“政治上的关系”,而君主制一旦被破坏就很难建立。

此即君主应握有部分权力而放弃另一部分的原因。不让君权无限扩张是维持君主与人民之关系的必然方法。如果不懂得“不得罪人民”,以为权力就是一切,那么覆亡也是一瞬间的事情。人民才是国家中稳定且不可缺少的力量,而君主只是暂居其位而已。

人民是万古亘常,君主是岁月过客。他会死,会被杀,会被别国的强力夺取,会被罢黜,会遭驱逐——毋宁说,是为了防止这些不良后果,他才需要军事力量,军事力量为了保护自己。正如《君主论》第十章“论残酷与仁慈,被人爱戴是否比被人畏惧来得好些”(第80页)所说:

当你对他们有好处的时候,他们整个儿是属于你的。……可是到了这种需要即将来临的时候,他们就背弃你了。……而且人们冒犯一个自己爱戴的人比冒犯一个自己畏惧的人较少顾忌,……

权力既是享受也是危机,君主受到敌国与本国人民的怨恨,故而不得不手握强力。如果君主不能发挥他的职责,那么他就是世界上最不需要的人。(要发挥人民的力量就需要领袖,但领袖难道与人民是矛盾的吗?不,只要领袖不贪图享乐即可。——这个问题我们下次讨论。)

为了维持国家,或直白地说,为了保护自己,君主需要使用传统和革新。而传统和革新有时是一体两面。人民为何安于传统?因为希望安居乐业。安居乐业就要保持稳定,这种稳定通常就是传统——并非传统带来了稳定,而是稳定造就了传统。

“祖宗之法不可变”,是因为人民与君主博弈的结果造就了“祖宗之法”。“祖宗之法”是为了给“得不得罪人民”划定限度。僭越了这个限度,传统就不得不变,革新就成了维持稳定的手段。所以在“稳定”这个角度看来,传统和革新是一体两面,是时机决定的变量。

如果我们把“稳定”看作“所有和分配”的制度化,那么我们就能发现,何以所有以及如何分配,便是整个政治经济学所关心的问题。

5、结论

回到《王国再建记》的开头,王国因为粮食匮乏和难民涌入的问题陷入危机。粮食问题是国家的根本问题,吃不饱不光会使国力弱,而且会令国家瓦解,毕竟人民在任何国家下都是人民,任何国家都是需要生产力的,而最不需要食利者阶层。换言之,稳定出现了问题,传统发生了困难,正是变革之时

这里我们不讨论情节合不合理,只是依附于动画的展示,来尝试理清楚《君主论》的线索。我以为,我们总是能从不合意和合理中挖掘出合理性,也许有一天,我们能将“合理性”看得更清楚一些。

下期见。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