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快讯】一部不再“新海诚”的新海诚集大成之作
三年之约,《天气之子》过后,新海诚导演带着《铃芽之旅》再次回到大众的聚光灯之下,笔者也是第一时间观看了这部电影。一如既然优秀的画面,动人心弦的音乐,在电影的开头,你就会确信:“不会错的,就是新海诚的电影”,在音画表现上,依旧是浓浓的“新海诚”式风格,顶级的二维视听体验。但在保留了浓厚的个人风格的同时,新海诚却给我们讲了一个“不新海诚”的故事。
//本文涉及严重剧透,欢迎观看后食用。本文纯属主观观点,也欢迎留言讨论//
【资料图】
开始前先来梳理下故事线:
主线:男主女为了捉住大臣解除诅咒,并在沿途中关门镇压蚓厄
爱情线:男女主感情线
亲情线:女主铃芽与环姨妈的感情线
成长线:女主铃芽与灾后幸存者的自己和解
大臣线:大臣与女主铃芽的关系
不仅仅于爱情提起新海诚导演,大家都会很容易联想到《你的名字》、《天气之子》,甚至更久远一些的《言叶之庭》、《秒速五厘米》,基本围绕个人爱情故事线展开的故事,大家都认为新海诚导演非常擅长对男女之间情感的细腻刻画。在《你的名字》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后,还引领了一波日本动画电影boy meet girl 的风潮。可以说男女爱情、情感描写已经成了新海诚导演电影的一个标签。
不过在这一次,《铃芽之旅》却不限于男女爱情,在男女主爱情线以外,新海诚导演在故事中埋入了更多暗线,女主铃芽与环姨妈的亲情线,女主铃芽的个人成长线。甚至电影中对暗线描写的笔墨要远远多于男女主线。可以看出新海诚导演这次要讲的不仅仅是一个BMG的故事。
与新海诚导演以往的电影相比,《铃芽之旅》的男女主爱情线无论设计还是描写,都要简单很多。观看的体验就是“顺利过头了”。女主铃芽和男主草太从相遇开始到最后重逢,故事中二人之间基本没有情感冲突,突如其来的相遇,自然而然地喜欢上对方,双双奔赴一路舒畅无阻。没有常说的“起承转合”中“转折”的环节,这也是大家感觉这次男女情感线刻画不到位的原因,也让抱着看爱情片而来的观众有点扫兴而归。
故事中的一条支线可以直线发展,但一个故事离不开“起承转合”,而在男女主爱情线中缺失的“转折”,被设置在哪里呢?新海诚导演这次分别将它埋在了主线和亲情线当中:故事主线中男主草太成为要石镇压东京地震,以及女主铃芽与环姨妈的争执爆发。也是看出出新海诚导演这次将故事的想表达的内容,放在了男女爱情之外的情感之上。
电影在开始边变设置了两个定时炸弹:环姨妈对于铃芽“沉重”的爱、铃芽“不怕死”的态度。在不经意间轻轻抛出,却成为了本片最大的伏笔。环姨妈收留了作为灾后幸存者的侄女铃芽,双方却对对方抱着过于沉重的“责任感”(照顾好姐姐留下的女儿)与“负罪感”(耽误环姨妈青春),家庭不能没有责任,但也不能只有责任,矛盾不断积累最终爆发。不过新海诚导演对这条线的情感处理上给与了最大的温柔。
在故乡的小道上,自行车上的两人在夕阳下前行,“虽然是心里话,但想说的远远不止于此”。平淡且日常的对话,二人拥抱和解。简单但温暖的几个场景,不禁让人感叹新海诚导演对生活和情感的刻画能力。家庭不就是这样吗?虽然矛盾总会潜藏其中,但和解也同样轻松平常。
一个没有“遗憾”的结局新海诚导演以往的故事,或多或少都带有点遗憾的结局,《秒速五厘米》闸口的电车,《言叶之庭》年龄的隔阂,《你的名字》的时空交错,《天气之子》的东京淹没,经典的日式残缺美学,不可否认的是,“遗憾”式的结局,让这些故事增加了不少“味道”。而在《铃芽之旅》中,新海诚导演却显得格外温柔,可能是考虑到故事中的角色经历了太多坎坷(笑),在故事的最后,给予了每个角色尽可能最好的结局。
主线中东京从蚓厄中幸免,男主草太获救;爱情线中男女主结缘,亲情线铃芽与环姨妈重归于好,个人线铃芽也与自己和解,重新正视生活,甚至在“大臣线”最终也仅仅是大臣重新拾起自己的职责,变回要石镇压蚓厄。一切都如此圆满,像是合家欢式的俗套情节,不过其中的情感表达却依旧细腻自然,对于家庭关系,对于个人成长,在故事中给出了新海诚导演的答案,最重要的是,这些内容的厚度与刻画,足够撑起作品的内容表达,让结局不需要“遗憾”也已经足够有“味道”。
一段紧凑且有趣的故事在《铃芽之旅》中,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新海诚作为导演对于电影叙事节奏的把控越发娴熟。
我个人很喜欢的新海诚的一点是,他可以在商业电影中很好地完成个人情感的表达。《你的名字》和《天气之子》的商业上的成功也证明了这一点。不过在这两部作品中,新海诚导演对全篇内容的节奏的把控,似乎总差一点距离。在之前的两部电影中,新海诚做的往往是扬长避短,两段重要剧情之前的衔接,通过一段快节奏的主题曲MV式的叙事完成。虽然也到衔接作用,但在全篇中的割裂感会依旧存在。MV式的叙事,类似是一种天降神兵,设定补充的作用,用一种不会出错的方式(甚至很有特点),完成两段剧情的衔接。
在《铃芽之旅》中,新海诚导演没有用以往这种高效的衔接设置,对重要剧情之间的衔接,通过小桥段,小设计一步步串联起来。比如铃芽从神户出发到东京的这一段,按照以往的方式对这些衔接桥段的描述,往往便是MV式叙事出场的地方,在《铃芽之旅》中,新海诚导演设置了乘坐新干线、错过富士山、东京转线乘车、寻找草太公寓等几个小桥段设计,即完成了剧情的衔接,也在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角色的塑造。而能将这些非重要情节作为衔接,是需要将平平无奇的日常讲述得有趣,这一些也是我认为新海诚导演在《铃芽之旅》中突出叙事能力进化的表现。
以电影中的一个情节为例:铃芽和草太在便利店取钥匙上公寓的这个情节。平平无奇的过渡环节:铃芽到便利店询问——上公寓楼梯——与草太吐槽取钥匙的对话——进入公寓。新海诚导演在其中用了插叙的手法,将原本 到便利店——对话取钥匙——上楼梯——进入公寓 的顺序拆开重组,在其中加入了更多的内容信息,也让叙事的节奏更加活泼。正式这些叙事方式的小设计,加上新海诚导演本身拿手的喜剧元素插入与情感爆发环节的描写,让我们看到叙事节奏更连贯、更紧凑、更自然的《铃芽之旅》,也让这部长达近2个小时的电影找不到一个无尿点。
“集大成之作”在《铃芽之旅》的宣发海报上,写着“新海诚集大成之作”,本片也确实无悔于“集大成之作”的名号。新海诚导演在保留以往个人风格特色的同时,去尝试补足在以往作品中的短板和遗憾,在《铃芽之旅》中,或许没有如同《你的名字》那般巧妙的主线设计,或许没有如同《天气之子》刻骨铭心的爱情刻画,但在这次,可以看到更加流畅的节奏把控,更加有趣的叙事设计,更加多元立体的情感描写。作为商业电影,《铃芽之旅》比以往的作品都更为成熟。当新海诚导演完成在叙事方面的一次次进化,将一个简单但温暖的故事,以《铃芽之旅》的形式带到银幕前,不禁让人开始期待他的下一步作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