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聚焦 >

环球今日报丨郑州市职工医保门诊共济进展顺利


【资料图】

中工网讯 据河南工人日报消息,河南省郑州市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以来,郑州市医疗保障局持续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完善信息系统,加强人员培训,强化基金监管,确保改革平稳推进、顺利实施。仅实施该机制的第一周,郑州市城镇职工门诊统筹就医就达10.25万人次,医保支付总费用1181.7万元,合规费用平均报销比例达到60%,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据悉,此次改革是郑州市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来最重要的改革之一,通过改革个人账户计入办法,郑州市每年将释放19.1亿元用于294万参保职工的门诊报销。每人每年最高报销门诊费用2300元,基层医院最高报销比例可达75%且不设起付线。改革后,职工医保门诊就医形成个人账户、门诊统筹和门诊慢特病“三位一体”的待遇保障体系,有效缓解改革前存在的小病大养、体检式住院、过度医疗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基金使用效率,减轻群众特别是老年群体门诊医疗费用负担。

为扎实做好门诊共济保障,郑州市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推动政策落地。加强政策培训宣传,在“郑州市医疗保障局”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抖音等多个宣传平台开展政策解读,组织医保政策“做客直播间”活动,发布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政策图解,全方位、多渠道、广覆盖做好政策宣传;参加河南省新闻办公室召开的门诊共济保障新闻发布会,为参保人员讲清政策、廓清误区、算好明白账,回应社会关切。狠抓医保服务,开展技术攻关,升级软件平台,改造结算系统,确保政策红利按时惠及患者;拓展医保电子凭证功能,开通医保亲情账户,开展医保电子凭证移动支付试点,方便患者诊间结算;开展经办服务下沉,在街道社区、医疗机构、银行网点建设医保服务站点,打造医保经办“15分钟服务圈”。同时,通过实行个人账户全流程动态管理,加强个人账户使用、结算等环节审核;实施门诊统筹基金收支专账管理,建立基金监控、预警和风险处置机制,确保长期平稳运行;建立医疗服务监控、分析和考核体系,压实卫健部门行业主管和医保部门监管责任,加强对定点机构医疗行为和医疗费用的监管,确保门诊报销规范有序。(河南工人日报记者胡艺)

标签: 医疗保险 参保人员 meta name=d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