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聚焦 >

从源头上提高防范电诈的“免疫力”

从源头上提高防范电诈的“免疫力”(主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为来自农村基层的通信行业一线员工,在日常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人民群众对于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强烈呼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绩溪分公司农村线路维护员叶红义告诉记者。

叶红义代表

“作为高校工作人员,身边最常见也最痛心的就是大学生甚至研究生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秦源表示,电信网络诈骗破坏了社会秩序和信任,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发展,必须下大力气整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网络生态治理问题,并把依法治网作为基础性手段,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网络安全和发展。

玉龙代表

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贡献检察力量

“小孩子只有八九岁,拿着大人的手机玩,在网上给别人打赏,结果被骗走了好几万元。”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第一小学教师玉龙向记者讲起了身边发生的一个真实案件。“电信网络诈骗对孩子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上,还包括心理上的伤害。”玉龙代表说,很多青少年被骗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网络绝不是法外之地。近年来,在推进网络空间综合治理方面,检察机关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为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持续贡献检察力量。

比如,最高检成立专门的惩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安全研究指导组,把网络空间治理作为战略性、长期性、系统性的任务谋划部署,从严打击新型网络犯罪行为,并制定《人民检察院办理网络犯罪案件规定》,提升网络犯罪案件的办案质效,推进网络空间安全与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安徽分局局长马骏对检察机关推进网络空间综合治理工作予以肯定。“近年来,检察机关依法办理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并注重以鲜活的案例加强释法说理,做好普法宣传。”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经常看到检察机关开展反诈进校园、进社区、进集市等现场普法宣传活动,也知道检察机关充分利用新媒体等平台进行反诈宣传,从‘线下’到‘线上’全面提升群众防诈骗意识,充分展示了检察机关维护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保障互联网行业健康发展的鲜明态度。”叶红义代表说。

秦源代表

凝聚多方力量,共同推进网络空间综合治理

攥指成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秦源代表指出,电信网络诈骗治理需要凝聚多方力量,综合使用多种手段,包括加强多部门协作、加大执法司法力度、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加强国际合作等等。“建议加强公安、检察、通信管理、金融监管等部门的通力协作,共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协同推进网络空间综合治理,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环境。”秦源代表建议。

此外,运用技术手段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发生,是几位代表一致认同的。比如,秦源代表建议,可以通过建立反诈平台、增强通信技术安全等方式加强技术防范,从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发生。

马骏代表则指出:“检察机关在办案中熟练掌握网络新技术,对于精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至关重要。建议检察机关办案人员紧跟行业技术发展态势,更多了解和掌握网络技术专业知识,在办案中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手段,实现办案手段的现代化。”

马骏代表

注重诉源治理,从源头上增强群众识诈防诈的“免疫力”

电信网络诈骗的社会危害性有目共睹,如何加强对相关刑事犯罪的打击、进一步推动网络空间治理呢?

马骏代表建议,检察机关一方面要深入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区分案件的危害程度、主观恶性程度,分层分类依法办理;另一方面要坚持广泛宣传和精准宣传相结合,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反诈浓厚氛围,从源头上增强群众识诈防诈的“免疫力”,全力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

叶红义代表建议,检察机关在与不断升级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较量中,不能只依靠“惩”,关键还在于“治”,要主动延伸监督,为社会治理、网络监管发出“检察预警”、提供“检察方案”,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秦源代表表示,政府部门和媒体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和公益广告等方式,向公众传递有关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措施,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据了解,检察机关始终认真贯彻“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要求,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推进反诈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村落、进集市、进企业等,引导社会公众增强识骗防骗的意识和能力,营造全民反诈的良好氛围。

玉龙代表建议:“检察机关在普法时,要多走进校园,用身边的案例来教育孩子,提高孩子的反诈防诈意识,在增强他们自我保护能力的同时,也让家长、老师提高防范意识,从而在全社会更广层面营造安全网络氛围。”

(检察日报北京3月4日电)

标签: 电信网络 检察机关 网络犯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