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当前快报:声音丨世界冠军入职清华,并非“低就”

【声音】

原标题:世界冠军入职清华,并非“低就”

刘颖余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刘国正:从世界冠军到清华体育老师》,这是日前清华大学微信公号上一篇文章的标题。至此,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刘国正真的要去清华当体育老师了。

放着堂堂国乒教练不干,却要当一名高校体育老师,有人惊呼这是“低就”了。但刘国正的看法正好相反:“作为教练的身份暂告一段落,我现在处于一个新的起点,是从低到高的开始。”

这哪里是低就了,明明是高攀嘛。

其实,是低就还是高攀,并没有那么重要。所有的人生选择,合适的就是好的。竞技体育重要,体育教育同样重要,刘国正在人生上半场搞竞技体育,下半场投身体育教育,既是转型,也是新的体验。他学习了,成长了,从不同的维度为国家体育事业做贡献,我看挺好。

有趣的是,刘老师目前在清华大学,还没有开始教授乒乓球专项课程。学生请教他的问题,也大多关乎跑步和体育测试——立定跳远怎么跳、跳绳手怎么摇等。这些问题督促着他不断地去广泛涉猎更多的基础体育知识。他诚恳地认为,这是个“互相学习”的过程。

“学习”,刘国正面对新的人生角色,多次提到这个词。大家都知道,刘国正当年在大阪世乒赛以挽救7个赛点一举成名,让“嫁人要嫁刘国正”之声响彻大江南北,靠的就是“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那股劲(百度百科显示,这也是刘国正的人生座右铭)。现在来到新的环境里,刘国正坦言自己更多的不是“搏”,而是“学”。他甚至感觉到了压力,“清华是很著名的学校,学生、老师都非常优秀,我当然会感到一些压力”。

这并非故作姿态。据他的同事王海燕老师作证,开学第一周,刘国正头天晚上11点还在问她如何写教案,第二天早晨7点多又给她发消息讨论,“极度认真”。

如果了解一些清华体育,那么你也大概能理解,为什么世界冠军在它面前会如此谦卑甚至倍感压力——

清华大学作为国内著名院校,对体育教育一直十分重视,学校体育部目前共有教师63人,其中包括教授14人、副教授36人和讲师助教16人。

清华大学的体育教师团队可谓“豪华”,其中有著名男子短跑运动员张培萌、亚运会游泳冠军陈祚、全国游泳冠军张文清,刚刚获得CUBA三连冠的清华男篮主教练是前北京男篮队长陈磊,至于清华培养出的世界冠军更是数不胜数:杨倩、施庭懋、林跃、周吕鑫、何姿、王鑫、劳丽诗、叶诗文……

“无体育,不清华”,清华的体育文化源远流长:从中国体育教育的奠基人马约翰到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蒋南翔校长,从每周至少三次的阳光长跑到“不会游泳不能毕业”的严苛校规……清华体育总是能高扬育人之旗,引领风气之先。

或许正是清华大学有这么好的体育氛围,名将和冠军们才会趋之若鹜。

已经入职清华4年的陈磊在采访中甚至说,如果北京首钢俱乐部现在让他回去当教练,他也不会离开清华。因为他喜欢校园的氛围,“清华很多大师级的教授都是骑单车,校园里跟你擦肩而过的都是了不起的人,这一切会让人的心变得更安静”。陈磊的理想是打造一支有传承、有文化、也有故事的球队,能把这件事做好,他就很有成就感了。

“体育带给青年人勇气、坚持、自信心、进取心和决心,可以从运动场‘迁移’到一生所有境遇之中,发展为优秀公民的道德品质”。这是马约翰的名言,被陈磊存在手机上,时时翻阅、学习。

至此,我完全懂了,体育名将们为什么如此热爱校园体育。那是体育的原点,梦开始的地方,有着最纯粹的体育精神和运动之美,又怎能不让人神往?

体育名将入职高校,不是低就,也非高攀,而是融合、互补,好极了,美极了。

标签: 清华大学 体育教育 竞技体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