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全球热推荐:睡眠质量测评纳入考核,无异于扬汤止沸


(相关资料图)

原标题:睡眠质量测评纳入考核,无异于扬汤止沸

近日,一则“建议将中小学生睡眠质量评测纳入管理考核”的政协委员提案引发了网友热议。教育部此前发布的“睡眠令”明确要求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睡眠时长应分别达到10小时、9小时、8小时。但《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显示,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睡眠平均时间分别仅有7.65小时、7.48小时、6.5小时。而中小学生睡眠质量不足,会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将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3月12日 人民网)

该提案一经人民网发出,迅速登上了微博热搜榜,被多家媒体转载。有网友为这项提案叫好,但更多的却是质疑与反对的声音。该提案为何会引发如此争议呢?

将睡眠质量测评纳入管理考核是为了我国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着想,出发点很好,但细究之,则将压力转嫁给了学生、老师和家长,忽略了考核在实际操作时的复杂性。

于中小学生而言,他们并非不愿早点休息,可沉重的课业压力不允许他们早睡。晚上,一些学生上晚自习赶作业到十一二点已是常态,而早上,他们又要五六点钟起床去早读、早操。若真要考核学生的睡眠质量,那如何调整中小学生现在的作息时间表呢?或许有人会说,老师可以少布置些作业,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压力,让孩子多睡会儿。可这也是很难实现的,如今的中小学生之间的学习竞争无比激烈,考试难度逐年上升,如果减少作业量,老师就要忧心教学效果下降,学生成绩无法提升,校方和学生家长都不会乐意看到这样的结果。

考核学生睡眠质量,对学生和老师而言,也是很大的负担。睡眠质量测评的考核任务,多半是要由与学生每天接触的老师来完成。可老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还有许多诸如“家校建设”“文明创建”“班级活动”等事务要组织,压力已然很重,多一个考核任务就又添一个重负落在老师肩上。而学生呢?如果真的要考核睡眠质量,那可以预见的,学生会有无数有关睡眠质量的表格要填,有无数关睡眠质量的调查要参加,还会被一些仪器检测睡眠质量……尽管出发点是好的,可将此举极有可能为老师和学生增负,甚至引发反效果。

不只学生与老师,家长也会为这项考核头痛。哪个家长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多睡一会儿呢?可现实问题是,如果孩子多睡一会儿,送孩子上学晚了,家长就会碰上班的早高峰,对家长的工作造成影响。或许迫于考核压力,家长会让孩子晚些起床上学,但如果因此耽误了上班,这损失算谁的?

事实上,想要解决中小学生睡眠质量问题,就不能仅从管理学生的睡眠入手。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老师和家长各自的压力,只有切实有效地减轻他们的负担,学生才能睡得安心,睡得健康。这样,或许无需考核,中小学生睡眠质量不足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卢宇轩)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