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聚焦 >

黄金以旧换新怎么越换越亏

解放日报见习记者 唐乙隽

近日,市民倪小姐带着30.4克重的黄金手镯来到位于宝山区的某中国黄金店铺参与换购活动,回家才发现,自己换到的竟是一个重12.6克的“一口价”空心黄金手镯。“这个新镯子总价是12750元,按照它的克数计算,每克金价超过1000元,怎么能这样欺骗消费者呢?”倪小姐十分气愤。

随着“买黄金”“攒黄金”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黄金“以旧换新”应运而生。不少商家看准了更新款式、更大克数对于消费者们的吸引力,提出看似很低的“换购门槛”,实则瞄准了其中的利益。在12345市民服务热线,像倪小姐这样投诉“越换越亏本”的人不在少数。

其实,倪小姐在换购黄金时也并非没留心眼,但终究没能从商家的套路中“突围”。“一进去店员就推荐我买这个镯子,直接给我套在手上。我问新镯子有多重、是不是跟我原来的手镯克数差不多,对方给出肯定答案。我要求看看克数小标签,她说已拿去前台开票了。”倪小姐说,自己并不是第一次来这家金店购物,老顾客的身份使她放松了警惕。去掉旧镯子的折旧费,倪小姐甚至还补了600多元的差价。回家后,倪小姐拿出购物小票,发现上面根本没有写明所换购手镯的克数。反复掂量比较后,她确定自己“被坑了”。

“换的时候,商家还要收这个费、那个费,消费者根本算不清楚。”几年前,金小姐也曾因不喜欢旧手镯的款式而选择了“以旧换新”,但算来算去,还是觉得自己亏了本。

记者致电上海多家金店了解到,黄金的换购一般会涉及加工费、折旧费及服务费。若与购买时不属于同一品牌,则还需满足特殊的换购条件或额外承担一笔“外金折扣”。

拿着仅重12.6克的新镯子,倪小姐开始了艰辛的“维权路”。与商家多次拉锯交涉后,倪小姐最终加价1.1万元,重新换购了一个约36克的金手镯,“算上金价的波动、第一次换购的‘一口价’手镯的损耗折旧费和原来手镯的损耗折旧费,亏了不少”。

对于倪小姐的遭遇,上海华勤基信律师事务所主任王保红认为,若消费者明确表达了自己想要按照克数换金,商家却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以克数严重不足的“一口价”黄金进行换购,消费者可以要求退换。“其实,克数完全相同或正好达到贴金标准的黄金制品很少见,在实际换购过程中,消费者与商家应先就新金克数达成一致,这样形成的合议才是出于买卖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针对换购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费用,他解释道:“对于金店来说,尤其是对于一些大品牌而言,黄金的换购需要商家承担额外的加工成本、仓储成本和运输成本等,因此,为了要保持盈利,商家就只能向消费者收取服务费、加工费和折旧费等方式。”不过,不管收取何种费用,商家都必须对消费者进行明示。

标签: 以旧换新

相关阅读